文档详情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毕业设计.doc

发布:2018-06-15约1.29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施工组织设计 系 部 建筑工程系 专 业 建筑工程技术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年 月 号 摘 要 质量体系标准及程序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紧抓质量、安全基本保障,严格避免返工反复。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减少因施工对当地带来的一切干扰,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施工范围包括:路基土方、路面石灰土底基层、桥梁涵洞与通道、排水工程、防护工程等内容。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氛围,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到达交工验收合格标准、竣工验收优良标准。 一、编制原则与依据 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现场踏勘情况及我单位可调用到本标段的设备、人员、技术等各类资源。《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土工实验规程》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实验规程》 《公路路面基层材料实验规程》 《公路工程集料实验规程》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编制范围以及原则: 设计文件、规范为依据,突出工期理念,采用先进的施工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多点多作业面快上大干,尽可能组织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根据工期极短及工程复杂多样的特点,主要重点工程的分部工程如桥梁墩柱、地基处理需要一次配齐(半幅)生产要素,全面开展、模板周转按一次考虑。根据工程特点,调集具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选择先进的、成熟的施工工艺和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组建功能匹配、良性运作的生产线。严格按照IS9002质量体系标准及程序,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紧抓质量、安全基本保障,严格避免返工反复。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减少因施工对当地带来的一切干扰。 2、工程概况及原则 工程概况以及施工方案:本标段路基宽度34.5m,按整体式断面设计,横断面布置为:0.75m(土路肩)+3.0m(硬路肩)+3×3.75m(车行道)+0.75m(左侧路缘带)+3.0m(中央分隔带)+0.75m(右侧路缘带)+3×3.75m(车行道)+3.0m(硬路肩)+0.75m(土路肩)。 本标段路基施工长度3239m,其中挖除淤泥段落为134.3m,特殊路基段落638m。 本标段路基填料采用素土(粘土、粉质粘土)。路基填方边坡高度小于8m,边坡坡率采用1:1.5。 二、主要施工方法 1、特殊路基处理 2、路床处理 为确保路面使用年限内路床能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同时确保路床填土CBR达到设计要求,路床顶面以下40cm范围内均填筑2×20cm石灰土(8%)。 为保证边坡植草成活率,8%石灰土外应保留50cm厚的素土包边。 3、路堤加筋处理 为保证路堤自身的强度,加强路堤稳定性,减少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采取加筋处理。 本标段局部路段为保证路基稳定,采取路堤加筋处理,原地坪清表压实并填土40cm后,于路基范围内铺设第1层土工格栅并包裹,锚固长度2.0m;其上每填筑40cm后铺设格栅。 4、水塘、沟渠段路基处理 工程范围内既有小型沟渠应大坝抽水清淤至原状土,经经晾晒后在进行路基填筑。填料采用素土,分层压实到原地面。现状沟渠边坡上开蹬成台阶状,每级台阶蹬高0.6m,蹬宽1.0m;为确保台阶密实,应先削除边坡表面松土和种植土,以保证在密实的边坡上开蹬接茬。 路线跨越大面积水塘及大型沟渠处,应打坝抽水清淤至原状土,经晾晒整平后再进行浅层换填处理,于基底路基范围内铺设一层复合高强土工格栅并回填80cm混渣,其上为一般路基填筑。现状水塘沟渠边上开蹬成台阶状,每级台阶蹬高0.5m,蹬宽1.0m;为确保台阶密实,应先削除边坡表面松土或种植土,以保证在密实的边坡上开蹬接茬。上部的2个台阶分别铺设2.0m宽的钢塑格栅。待填土至周围地面等高时,与新旧地基相接处铺设一层钢塑格栅,在新旧地基上各5.0m宽,以消除新旧地基相接处的差异沉降;当既有地基宽度不足5.5m时,以距坡角距离最小0.5m控制钢塑格栅的实际铺设宽度。 水塘与水塘或沟渠相连的路段,施工时应将水塘或沟渠之间的土梗铲平,统一整平压实场地,然后再进行铺设钢塑格栅、路基填筑等工作,以确保路基整体性良好。 打坝清淤前,应先报请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予以批准确认。清淤只清除塘底含腐殖质、有机质较多的表层土,严禁往下深挖原状土,严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