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艺创新QC成果.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悬空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艺创新 小组名称: 发布日期:二○○七年三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小组概况 三、课题的选择与理由 四、QC小组活动目标与可行性分析 五、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5.1 施工方案的提出 5.2 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5.3 悬索结构体系支撑方案的优化改进 5.4 确定最佳方案 六、制定对策 七、组织实施 八、效果 九、巩固措施 十、今后打算 一、工程概况 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无锡****尿基复合肥改造项目中的造粒塔,内径18.0m,塔高91.5 m,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造粒塔悬空74.97m标高处,布置由24根FL-1劲性结构辐射梁、一根劲性HL-4中央环梁及相关梁板组成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悬空结构自重荷载较大,达12KN/㎡;悬空74.97m结构的施工是造粒结构施工最大的难点,将直接影响到造粒塔上部结构施工作业及造粒塔下部安装及后序安装作业的进行。 二、小组概况 本QC小组成立于2003年4月,前身为“***市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继业QC小组”,随企业改制演变为“******集团勤奋QC小组”。小组成立以来一直立足于所面临的施工质量技术的难点、特点及所富有的挑战性,通过QC小组活动,促进施工技术创新,共获国家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及省市优秀QC成果三项,创省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三项。本次活动小组成员共14人,平均每10天活动一次,每次活动6小时。小组成员均受过QC小组知识培训,均为公司关键岗位上的质量技术骨干,具有精湛专业技术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施工经验。 QC小组成员简介表 三、课题的选择与理由 四、QC小组活动目标与可行性分析 五、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5.1 施工方案的提出 我们小组成员通过网上查询万方科技数据系统、维普信息资源系统,通过市场调研,以及查询图书馆、资料室相关资料,均未获得类似可借鉴的资料。小组成员在充分熟悉设计图纸,结合我们以往高架模板支撑设计与施工经验,归纳提出了以下三种典型的悬空结构刚性模板支撑方案。见图4、图5、图6所示。 我们QC小组召开头风暴会议,针对上述三项支撑方案进行分析,发现上述三项方案仍以当前施工技术理论界流行的刚性支撑体系理论为基础提出的方案,它的特点是以压或压弯控制设计,设计计算简单,方案实施可行,但现场安装作业工作量大、危险控制点多面广。因而有小组成员提出,在建筑结构屋面体系中得到较广泛应用空间钢结构,能否应用到本工程的悬空结构模板支撑体系中呢?空间钢结构体系它突出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运用拉杆,以拉杆控制设计,自重轻,节省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度,但设计计算较复杂,挠度控制与荷载控制要求高。因而又产生了第四种模板支撑方案——悬索结构体系模板支撑方案,见图7所示。 5.2 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小组成员制定设计了四种支撑方案,并进行了分析比较,见表3~表6所示。 钢管扣件支撑方案分析一览表 表3 中央塔架支撑式桁架支撑方案分析一览表 表4 全桁架式支撑方案分析一览表 表5 悬索结构模板支撑方案分析一览表 表6 悬索结构体系模板支撑方案 通过对悬空结构不同的模板支撑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悬索结构体系模板支撑方案在资源节约、工时消耗、操作安全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只要做好设计与施工控制,可有效克服柔性支撑体系变形大及不均衡荷载的影响,保证模板支撑结构安全可靠。为此我们QC小组确定的可行方案是: 5.3 悬索结构体系支撑方案的优化改进 上述方案设计与分析表明,悬索结构体系支撑方案经济可行,可适用于本工程悬空结构支撑施工,但仍存在下列需改进的问题: 1、相对一般建筑结构悬索体系,本工程所设计的体系用钢量较大; 2、悬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属柔性结构,变形大; 3、须考虑不均衡荷载的影响; 4、安装与拆除过程悬空作业量仍较多; 5、如何降低安装与拆除的难度,减少安装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源。 为此小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分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悬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优化分析一览表 表7制表:*** 制表日期:2006年6月15日 5.4 确定最佳方案 通过上述方案分析、优化与改进,确定了最佳的悬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设计方案,见图8所示。最后的方案用钢量估算仅为10余吨,用钢量约计40㎏/㎡。 六、制定对策 我们QC小组根据确定的最佳方案的分解步骤逐一制定对策,以便正确组织实施。见表8所示。 对 策 表 表 8 七、组织实施 实施一:提供技术经济合理、易组织实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