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ppt

发布:2017-11-08约4.12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旅游产业融合和新业态研究 组长:莫济强 组员:叶永青 辛君美 方敏 郑健 旅游产业融合篇 一、概念研究 产业是“由提供相近商品或服务、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共同构成的,具有某类共同特性是将企业划分为不同产业的基础”。融合是“朝着一个点运动或者是两个或更多要素的汇合,或者是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 [唐留雄.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969. 综合已有研究,可以认为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放松管制和管理创新而导致不同产业边界的模糊或消失,使各产业之间联系更紧密,产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最终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2、旅游产业融合 国内研究方面,颜林柯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或者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逐步形成新产业或改造原有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张辉,秦宇.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年度报告2005:走向开放与联合的中国旅游业[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224-234. 国内学者杨颖将旅游产业的融合分为: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如教育旅游、体育旅游、医疗旅游、奖励旅游、会展旅游、修学旅游、房地产旅游、公务旅游、节事旅游、文化创意旅游)和旅游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如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 一共两大类。 举例: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 新业态开创旅游新天地 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新业态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产业融合的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旅游新业态,旅游新业态的大量出现是产业融合的表现特征。 业态一词来源于日本, 产生于零售领域, 指的是零售点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形态, 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 即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 日本安士敏先生认为: 业态是定义为营业的形态 它是形态和效能的统一, 形态即形状,它是达成效能的手段。随着旅游产业的深度发展和分工细化, 行业和产业已难以全面描述旅游业的发展状态, 因此, 旅游学者将商业中的业态引入旅游业, 称之为旅游业态 如今国人出门旅行,看啥,玩什么,怎么游?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式的观光游早已成为历史。人们除了遍访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还把脚步伸及到古镇乡村、厂矿车间、革命圣地、潮流都市、碧海沙滩、主题公园等新的好玩之处,把目光投向实景演出、民间技艺表演,购物,各种疗养等精彩纷呈的新舞台上。这就是说明新业态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客观环境的呼唤了 回想过去的10年,我国旅游业新品迭出,业态日丰,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与繁荣,逐渐地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人们也从旅游业这个幸福产业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 文旅融合催生新业态——乡村旅游 主要在近10年兴起的乡村旅游,已由当初一家一户从事的“农家乐”,扩展到兴建乡村休闲农业产业园区等许多新的业态,可以满足游客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需求。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500亿元,年接待休闲旅游人员超过6亿人次,农家乐达150万家,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超过2万家,带动了1500万农民就业。 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自驾游 自驾游是观光和休闲的结合,也是观光到休闲的过渡。传统的旅游很大程度上受交通的制约,而自驾游让游客的“腿”得到延伸,因而更加灵活、舒适,更显个性。自驾游的兴起也带动了房车、露营地等相关行业。 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邮轮游 在海上旅行,邮轮已不仅是航行工具,更似一个移动的星级酒店。据统计,2011年中国大陆全年共接待国际邮轮262艘次,同比增长16.6%;其中母港艘次为142,同比增长49.5%;邮轮出入境旅游人数50.4万人次,同比增长60%以上。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旅游 这是旅游业态另一个突出的变化。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旅游电子商务已普遍应用在旅游行业中。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有着天然的耦合性,旅游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技术生活化应用的一种形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旅游消费方式,重新构建了旅游业的产业链条。 * * * 一味追求旅游产业的开发而无暇顾及文化的灵魂功能 竭泽而渔 一味只为文化产业的创意而忽略旅游的载体功能 缘木求鱼 融合是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至高境界 前言 * 文化产业以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加工对象,为市场提供文化意义的消费,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低,需求弹性较大,产品附加值较高,价值链较长,是典型的绿色经济。 旅游产业以地域为单元,以自然、文化资源为开发对象,为市场提供休闲意义消费,对自然和物质文化资源依赖程度较高,需求弹性较大,产品附加值弹性也大,产业链较长,也是典型的绿色经济。 一、旅游与文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