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培训课件.pdf
书法教育与书法书法教育与书法
文化文化
郭振有2014.12.9广州
1
1
《纲要》
一,书法与传统文化
二,书法与立德树人
三、书法与文化素养
《纲要》
语文课程的识字和写字教学;
(基于对语文课程中的写字要求和课时等考虑)
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书写实践。
“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
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
2,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
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
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一,书法与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
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
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
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
至今仍在使用”。
“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
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
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
真正的文化基因。
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
气神东西,一定要传承发扬好。书法
课必须坚持。”
源头文化。智慧结晶,
生生不息的血脉。文化、思想传统,
塑造了民族的伟岸性格和思维方式,
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力量之源、精神支柱,
几千年来历经劫难而不倒
章太炎:“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
老子、孔子、墨子
(二)汉字的历史命运
根。中华文明的记志符号的基础。
最早也是图画文字。
3500年前改成注音文字(不是拼音)。
以汉字为基础,完成了中国人在文化上的
重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等:记录汉字
和处理汉字信息。
书法是这个根的第一载体。
汉字是文化的结晶,亦文化组成部分
不是简单地记录信息的符号,
是对自然认识、感悟的哲思。
仓颉造字是与自然神通意会的结果。
天地人混化为一的产物。人与天地精
神沟通的媒介。是先祖与天地万物神
交感悟的产物。寄情达情。
五个举世无双:
1,民族自创;
2,一脉相传从无中断;
3,不与语音挂钩,以形义获人心共契,古
今相通,四方共识;
4,单音节表意性、组织力强数千字胜西数
万个词(五种文本);
5,有高度艺术灵感,为中外人士喜爱。
民族统一而不分裂。
人类文明5大发源地的文字:
—埃及圣书,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
—美洲的玛雅文(均已进入历史博物馆)
—印度梵文一些学者在研究使用早已不是通用文字。
唯汉字长生不老。
传统文化在哪里?语言文字。
在“国际化”“做世界公民”的喧嚣中,
唯汉语言文字能留下中华民族的根。
对汉字认识三个阶段
——崇拜。
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
“汉字神奇,一点一划无非地义天经”。
——否定。
鸦片战争大炮轰开了清政府大门
与女人小脚、男人辫子一样落后的象征。
黑格尔:中国文字“很不完善”,他们的文字
对于科学的发展,便是一个大障碍。”
中國一切落後的根源。德,赛。
美学者:中国人是倔强的骡子,死死咬
着过时的文字不放。(吕叔湘《文明与野蛮》)
欧美学者:把汉字同埃及、克雷特等的图
形文字相提并论,是只表义不表音的符
号文字、图形文字、或表词文字。
理论是:文字是语言的记录,
最先进的文字是拼音文字。
谭嗣同。钱玄同:
“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因汉字
难识难记难写故”。
“最糟的便是它和现代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