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宜宾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doc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宜宾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1.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心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这一观点()
①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是错误的
②准确揭示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③曲解了哲学中物质与意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④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110多人遇难。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中国地震局曾发布了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世界各国的专家也一直在探索地震的成因和预测途径,但要准确预测仍然非常困难。这说明()
①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深不可测的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的发展是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
④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对纲举目张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这一原则体现的哲理是()
①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汉语盘点2023”揭晓仪式于12月20日在京举行。“振”“危”“高质量发展”“ChatGPT”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际字、国内词、国际词。“汉语盘点”活动至今已举办十八年,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这些热词新语()
①源于社会焦点的变迁引发的心理感受
②表明事物的联系是人们有意识构建的
③是对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的能动反映
④是人们自觉选择语言记录生活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这告诉我们()
①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②社会的发展带动个人的进步,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个人的劳动奉献推动社会进步,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人只有在社会劳动中才能彰显才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
A.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动画是无国界的世界语言。央视动漫实施国际品牌战略“熊猫+”,推出了与泰国合拍《熊猫和小白象》、与德国合拍《熊猫和甘米熊》、与波兰合拍《熊猫和特福》等项目。此举意在()
①推动中国动画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②学习国际先进创作理念,创作动画精品
③打造中国特色文化品牌,加深文化交流
④强化我国特色文化输出,主导文化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一批批清洁、高效、质优的“一带一路”项目点亮共建国家未来发展之路。这说明()
①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一带一路”倡议符合经济规律和各国利益
③“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活力
④绿色创新型世界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沈绣是苏州刺绣流派中的一支,它的独特之处是常以西洋油画的人物肖像、风景等为绣稿,吸收其用光、用色和明暗关系等技法用于刺绣技法中,使得绣品立体感强、生动逼真。这体现了()
①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取代
②文化因交融而丰富推动着文化发展
③东西方艺术的结合丰富了文化形式
④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随着2024年甲辰龙年的临近,一个不太常见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