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件:南方医科大学免疫总复习.ppt

发布:2019-04-21约1.23万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简介CTL发挥杀伤效应的三个阶段,介绍结合阶段的两个过程:非特异性黏附及抗原特异性结合。 * 指对TD抗原的应答 * * * 骨髓既是中枢免疫器官,又是外周免疫器官,它是B细胞应答场所,尤其是再次应答。 * 举例: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Graves病 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常见疾病 1.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5.甲状腺功能亢进 举例:Arthus反应、RA、血清病、IC肾炎等 I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常见疾病 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Arthus反应 类Arthus反应 2.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血清病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举例:结核菌素试验、接触性皮炎等 常见疾病 1.传染性超敏反应 2.接触性皮炎 3.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4.其它:急性排斥反应、 变应性脑脊髓炎等 第十三章 免疫缺陷病 ●概念: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而造成的免疫功能障碍称为免疫缺陷,由此引起的临床疾病称为免疫缺陷病。 ●基本特征:①反复发生不易控制的感染;②恶性肿瘤发生率增高;③常并发自身免疫病。 ●分类:原发性、继发性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病原体:HIV ●免疫异常及其机制 (一)CD4+T细胞裂解或功能损伤: 1.HIV感染细胞的直接裂解 2.非感染CD4+细胞的间接破坏 3.CD4+细胞的非裂解性功能障碍 (二)其他免疫细胞异常 MΦ 、DC 、B细胞 、NK细胞 ●临床特点 1. 机会致病菌感染:多种微生物易感,卡氏肺囊虫(50%) 2. 恶性肿瘤倾向:Kaposi‘s肉瘤(30%) 3. 神经系统病变. ADIS性脑病(66%) ●免疫学检查原则 第十六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 ●特点:特异性、可逆性、 可见性 ●影响因素:电解质、酸碱度、温度 凝集反应:直接凝集、间接凝集、间接凝集抑制 沉淀反应:单向免疫扩散、双向免疫扩散、免疫电泳 补体参与的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免疫荧光法 、酶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淋巴细胞的测定 淋巴细胞的类别鉴定 ● PBMC分离 ●亚群分离:尼龙棉分离法、E花结分离法、免疫荧光法、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技术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T细胞功能测定:T细胞增殖试验、细胞毒试验、皮试(OT试验) ●B细胞功能测定:B细胞增殖试验、抗体形成细胞测定 ●免疫诊断 ●特异性诊断和辅助诊断 测未知抗原:病原体、肿瘤抗原、血型抗原 测未知抗体:感染因子抗体、变应原抗体、自身抗体、细胞毒抗体 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感染因子、变应原、自身抗原的T细胞反应 ●免疫功能的检查 体液免疫功能:Ig、抗体、B细胞数量与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总数与亚群、细胞功能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和黏附分子水平 非特异免疫功能 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免疫治疗 ●特异性治疗 主动免疫治疗 被动免疫治疗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 免疫增强剂 免疫抑制剂 ●免疫重建与免疫替代疗法 KEY POINT THE MORE, THE BETTER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骨髓既是中枢免疫器官,又是外周免疫器官,它是B细胞应答场所,尤其是再次应答。骨髓是造血器官 胸腺:免疫调节、屏障作用 * IgE和IgM有多一个稳定区,余均有3个稳定区。 可变区:抗原结合部位,3个CDR,4个FR。 CH和CL具有部分同种异型遗传标志 IgG的CH2和IgM的CH3为补体C1q的结合位点 * IgM含5个Fc段,易激活补体,而IgG则至少要2个分子才能激活 。 * 调理:C3b 趋化:C3a、C5a 激肽样作用:C2a, 增强血管通透性 过敏毒素:C3a、C4a、C5a,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物质 * C3b+CR1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C3d+CR2辅助B细胞活化 * 肽结合区:a1和a2为结合抗原肽(8-10aa),且是多态性部位 Ig样区:a3区是与CD8分子的结合区 b2微球蛋白位于15号染色体,HLA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维持天然构型的稳定性。 组织分布:分布在几乎所有有核细胞,神经细胞和滋养层细胞不表达 * * CD117: 干细胞因子受体 SCFR * 经过阳性和阴性选择,90%以上的T细胞都发生死亡,仅有小部分淋巴细胞存活,发育成熟,进入外周淋巴器官。 * NK1.1 T:该类T细胞表达NK细胞标志NK1.1和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