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松溪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研究.docx

发布:2023-10-25约7.4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松溪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研究 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 而植物群落类型的划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基础。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刚成立不久, 这方面的研究基本是空的, 为此我们对本保护区开展了植被类型划分的研究, 为科学经营本保护区提供依据。 1 气候特点及气候条件 白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松溪县中西部,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7′~118°49′、北纬27°31′~27°39′, 保护区总面积3 250.2 hm2。该山脉系仙霞岭向东南延伸的余脉, 地势兀突, 地形复杂, 相对高差大, 地处闽江上游建溪源头, 区内水系发达, 溪流众多。区内土壤以红壤为主, 成土母岩以酸性岩为主, 土层厚度一般为80~150 cm, 腐质层厚度12~34 cm。属于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区气候, 具有典型的多雾高温山地气候特征。年均气温18.1℃, 平均气温1月份6.5℃, 7月份27.3℃, 极端最低气温-7.5℃, 极限最高气温39.6℃。全年无霜期269 d, ≥10℃有效积温5 542℃, 年降水量1 659 mm, 年均蒸发量1 443 mm, 相对湿度79%。 2 学习方法 2.1 块聚合酶链反应 采用样线、样地和观测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共设调查线路16条。在不同坡向、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群落类型的代表地段上设置样地56块, 即10块20 m×20 m、10块20 m×10 m、21块10 m×10 m、15块4 m×4 m。在每块样地内根据群落的分布和种类组成的实际情况, 对样方内胸径大于2.5 cm的立木进行每木调查登记, 实测胸径, 目测树高, 记录种名、株数、树高、胸径、冠幅、生境及群落特征, 并结合30个观测点测算树冠郁闭度及各层片的盖度, 林下灌木、草本则按4 m×4 m 的小样方进行调查。 2.2 植被分类方法 参照《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 采用的主要分类单位有植被型 (高级单位) 、群系 (中级单位) 和群丛 (基本单位) 三级。 3 被型林系概况 研究结果表明:白马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可分为8个植被型20个群系62个群丛, 其中甜槠林、米槠林、江南油杉林、柳杉林、乌冈栎灌丛等保存完好, 处于原生状态。各个群系以1个群丛为代表简述如下。 3.1 常绿天然林 3.1.1 伴生树种及植物种类 甜槠——鹿角杜鹃——芒萁群丛。群落样地位于项溪到白马山长坡中部, 海拔650 m, 坡向北, 坡度26°。林地灰化红壤土层厚110 cm, 腐殖层褐黑色12 cm, 林冠带暗绿色, 林相整齐, 层次较分明。在400 m2样地内有乔木10种78株, 其中甜槠30株。乔木层可分为2个亚层, 第Ⅰ亚层高9~12 m, 平均胸径22 cm, 建群种甜槠最大冠幅3 m×4 m, 伴生树种有石栎 (Lithocarous glaber)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丝栗栲 (C.fargesii) 、青冈 (C.glauca) 等;第Ⅱ亚层高6~9 m, 主要有拟赤扬 (Alniphyllum furtunei)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锥栗 (Castanea henryi) 、苦槠 (C.sclerophylla) 等。灌木层高1~3 m, 层盖度50%, 以杜鹃科植物为主, 主要种类是鹿角杜鹃 (Rhododendron lotouchae) 、满山红 (R.mariesii) 、细齿叶柃 (E.nitida) 、石斑木 (Raphiolepis indica) 、乌药 (L.aggregata) 、黄润楠 (Machilus grijsii) 等。草本层高0.5~0.8 m, 盖度25%, 种类仅芒萁 (Dicranopteris dichotoma) 、乌毛蕨 (Blechnum orientalel) 、华里白 (Hicriopteris chinensis) 等, 藤本植物偶见几株鸡血藤 (Millettia reticulata) 、菝葜 (Smilax china) 。 3.1.2 乔木层种类 丝栗栲——黄润楠+鸟饭——狗脊蕨群丛。群落样地位于大林坑山坡中部, 海拔660 m, 坡向北, 坡度25°, 红壤土层厚度在80 cm以上, 腐殖层厚度13 cm, 林相外貌整齐, 层次明显。乔木层盖度60%, 在400 m2样地中有乔木57株, 其中建群种丝栗栲45株, 乔木Ⅰ层高度10~15 m, 以丝栗栲为主, 伴生种有酸枣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甜槠等;乔木Ⅱ层高度7~9 m, 主要有青冈、紫楠 (Phoebe shearei) 等。灌木层高1~2.5 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