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贾宝玉的另一种解读.pdf

发布:2017-08-28约4.5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贾宝玉的另一种 读 杜 瑾焕 ( , 454001) : 贾宝玉的性格及行为若用拉康的思想来阐释, 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镜像时期语言阉割时期主体分 裂时期在第一个时期, 贾宝玉实际上是受着人类童年镜像世界的诱惑, 把这个虚幻的形象看做是 自己的形象, 从此形成一个虚幻的自我, 并因此产生一种认同机制, 使得主体永远不能对 自我产生正确的认识在第二个时 期, 成年后家庭期望过高使其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厌倦焦虑甚至恐惧情绪使他选择了看似十分荒唐怪异的言 语与行为第三个时期, 他自我 压自由释放又不至于被冷落和遗忘,还能在诗性大观园世界与姐妹丫鬟厮磨 一处, 独享自由和欢愉这使他的生命有了一种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度过诗性生活和美丽人生曹雪芹塑造这个 人物形象用意曲折隐晦, 寄寓丰富深刻 :拉康;镜像世界; 阉割情结;性身份定位 :207.411 :A :1002- 6320(2008)05- 0047- 02 ,: ) ) ) ()(, , )() 0 [1] 5 6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0 , , / , 0, ,,/ , ,, / 0 0 : , ;, , ; ,, , ,, , ,/ 0 , ,, ,, , ,, Harry Ben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