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i——i——| i -__ _ - 空气动力学学报.pdf

发布:2017-06-16约2.33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7卷第6期 空气动力学学报 V01.27。No.6 2009年l2月 ACTA.AERoDYNAMlCASlNlCA Dec.,2009 _●●■-●-I 文章编号:0258-182512009)06-0650-06 大型双曲冷却塔平均风荷载的数值模拟研究 鲍侃袁1,沈国辉1,孙炳楠1’2 (1.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擒要:对双曲冷却塔的平均风荷载进行CFD数值模拟,获得冷却塔内外表面的三维流场特性和各高度截面的 平均风压系数分布曲线.并与以往文献的实测数据和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根 据内外表面的风速矢量图。描述冷却塔内外流体的流动特征.发现旋涡的存在使风压分布趋于均匀的规律。并 分析塔底的边缘效应及其对冷却塔内外表面风压的影响。讨论现行设计规范在外压的三维效应和内外压的共同 作用等方面的不完善之处,给出部分改进建议和冷却塔外表面、内表面和内外表面压差的风压系数等压图.以供设 计参考。 关键词:双曲冷却塔,平均风荷载;数值模拟l风压系数 中圈分类号:TU312.1 文献标识码:A 较风洞试验而言,CFD具有更低的成本、更短的 0 引 言 周期、更灵活的参数设置和更高的效率。刘若斐等采 用CFD方法对冷却塔的外表面风压进行模拟[7],随 双曲冷却塔是普遍应用于火电厂与核电站中循 后沈国辉等又进行了双塔干扰效应的数值模拟嘲。 环水冷却的重要构筑物,其结构形式简洁美观,由基 但上述分析仅针对某截面的风压特征,没有给出冷却 础、人字柱和双曲筒身三部分组成,属高耸薄壳结构, 塔的内外风压的三维信息。 因而对风荷载极为敏感。 本文采用CFD计算方法,对某典型冷却塔进行 对于冷却塔所受的风荷载,最直观准确的获取方 数值模拟研究,提取各高度处截面的内外表面平均风 法是现场实测。1971年Niemann对德国的Weis- 压系数数据,与文献记录和规范数据进行了比较;分 weiler冷却塔进行实测,得到某高度截面处的外表面 析了冷却塔内外空间流体的流动特征和流场中旋涡 风压沿环向分布[1】,而后是1976年的Martin’s 对冷却塔内外表面压力的影响,发现旋涡的存在使风 Creek冷却塔和Schmeehausen冷却塔的实测,均得 压分布趋于均匀的规律,讨论塔底边缘效应对塔身平 到某高度截面的风压分布情况[“]。在国内,1983年 均风压的影响;给出全塔内外表面的风压系数分布 孙天风和周良茂对广东茂名冷却塔进行了现场实测, 图,为现代双曲冷却塔的设计提供依据。 得到了50m高度处的内外表面风压分布[5】。但是, 实测过程往往受到设备安装困难、周期长、消耗大、外 1冷却塔的数值模拟 界干扰程度高等条件的制约。 某淋水面积为9000mz的冷却塔如图l所示,塔 冷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