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静电纺丝方法制备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4-02-14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静电纺丝方法制备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的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

聚苯胺(PANI)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材料,如导电、光电、催化和吸附等,因此在电子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光子学、催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PANI的导电性较差,通常需要采用掺杂剂或加工方法来提高其导电性能。纳米结构和纤维形态是影响PANI导电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制备PANI纳米纤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静电纺丝方法是制备纳米纤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工艺参数和电场形态来控制纤维的形态和尺寸。本研究旨在探究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ANI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和影响因素,为其在传感器和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新途径。

二、研究进展

1.制备方法和实验条件

本研究采用聚合物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ANI纳米纤维。具体实验条件如下:PANI溶液浓度为10mg/mL,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醇(EtOH)溶剂混合物中制备,比例为75:25(体积比),静电纺丝电压为20kV,流量为0.5mL/h,收集器旋转速度为1000rpm。

2.形态表征和性能测试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的形态结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样品的化学结构,通过四探针法测试样品的导电性能。

3.研究结果

初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可以制备出纤维状的PANI纳米结构,其形态和尺寸可通过调节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同时,PANI纳米纤维的导电性能也随着纤维尺寸的减小而显著提高,表现出良好的电导率。

三、研究展望

本研究将继续探究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ANI纳米纤维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和纤维结构,以提高其导电性能和应用效果。同时,将继续考虑控制纳米纤维的尺寸和形态,以获得更多的功能性材料应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