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器与相敏检波器实验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移相器与相敏检波器实验
【实验目的】
1. 理解移相器和相敏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传感器实验仪和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3. 学习用双踪示波器测量相移的方法。
【实验原理】
1. 移相器的工作原理
移相器是由电阻、电抗元件、非线性元件和有源器件等构成的一种电路,当正弦信号经过移相器时其相位会发生改变。理想的移相器在调整电路参数时,可使通过信号的相位在之间连续变化,而不改变信号的幅度,即信号可不失真地通过,只是相位发生了变化,图1为移相器的工作原理,其中相角为经过移相器所获得的。
图1 移相器工作原理
2. 相敏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相敏检波器是一种根据信号的相位来提取有用信号的处理电路,在外部同频控制信号作用下,用控制信号来截取输入信号,相敏检波器输出的直流分量为反映输入信号与控制信号相位差的直流电压,经低通滤波器LPF滤除高频分量后得
到直流输出信号;相敏检波器的组成框图见图2。
控制信号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图2 相敏检波器的组成框图
设控制信号表达式为:
设输入信号为:,输入信号与控制信号在时域中的关系见图3。
0
1
0
图3 输入信号与控制信号
用控制信号截取输入信号后得到:,对积分并在一个周期内取平均得:
①
由式①可以看出,相敏检波器经低通滤波器输出一个反映输入信号相位差的直流电压,当时,即输入信号与控制信号同相时,当,即输入信号与控制信号正交时,。
利用相敏检波器可以消除信号中干扰噪声的影响。设输入信号中包含有噪声信号和有用信号,即:,则:,对积分并在一个周期内取平均得:
通过移相器调节控制信号的相位,使噪声信号与控制信号相差90°相角,此时:,则:,即相敏检波器的输出仅含有有用信号分量,噪声信号被剔除。因此,相敏检波器广泛用于通信领域和无损检测领域等用于有用信号的甄别。
【实验仪器和装置】
传感器实验仪、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
【实验内容】
接通传感器实验仪、双踪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电源,预热10分钟。
1. 移相器相移量的测量:
在传感器实验仪上找到音频振荡器、移相器模块,将音频振荡器的输出端接到移相器的输入端,地线用导线连接。双踪示波器的CH1、CH2选定AC输入,探头衰减比1:1, 触发源模式MODE拨到“DAUL”,显示方式ALT/CHOP置“ALT”。CH1接音频振荡器输出端,CH2接移相器输出端。交流毫伏表的L.CH接音频振荡器输出端,R.CH接移相器输出端。
调整音频振荡器的频率旋钮,用示波器观察振荡波形的周期为200us,此时输出频率为5KHz;调整音频振荡器的输出幅度旋钮至输出幅度为5V(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注意:红表笔接测量端,黑表笔接地,根据信号幅度合理选择量程)。保持音频振荡器输出信号幅度5V有效值不变,调整移相器移相旋钮,在示波器屏幕上观察CH1、CH2通道信号之间的相位变化。调整扫描速率“TIME/DIV”和水平位移旋钮“POSITION”,使得CH1音频振荡器波型的过零点处于示波器屏幕某一条垂直分度线上,则CH2移相器输出信号波型的过零点相对于CH1在时间轴上的分度差即代表两通道信号之间的相位差,通过分度差可计算出时间偏差:,注意观察CH2波形相对于CH1波形是超前还是滞后,如果CH2超前CH1,则为正值,如果CH2滞后CH1,则为负值,根据可计算出相移量:。
2. 移相器输出幅度与相移量关系的测量:
保持音频振荡器输出信号幅度V0=5V有效值不变,输出频率为f=5KHz,调整示波器扫描速率“TIME/DIV”为10us,调整移相器移相旋钮使得分别为24us、16us、8us、0us、-8us、-16us、-24us、-32us、-40us、-48us、-56us、-64us时测量移相器输出信号的幅度,记录入表1,计算出相移量,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曲线,确定理想相移范围。
3. 相敏检波器实验:
a)在传感器实验仪上找到音频振荡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模块和直流电压表,按图4接线。将音频振荡器的输出端接到移相器的输入端,地线用导线连接,移相器输出接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音频振荡器的输出端接相敏检波器的控制端,相敏检波器的输出端接直流电压表正输入端(用直流电压表代替低通滤波器LPF),直流电压表选择20V档。双踪示波器的CH1、CH2选定AC输入,探头衰减比为1:1,触发源模式MODE拨到“DAUL”, 显示方式ALT/CHOP置“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