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J-T-G- D50-201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正式版).docx

发布:2024-05-31约7.66万字共10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forDesignofHighwayAsphaltPavement

JTGD50—2017

主编单位: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实施日期:2017年09月01日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公告

第10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发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同时废止。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由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主持编制。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管理和解释工作由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函告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丁88号江苏大厦,邮政编码:100011),以便修订时研用。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7年3月20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7年3月22日印发

前言

前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路面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应用以及工程经验的积累,《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以下简称“原规范”)部分内容需修订完善。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1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发〔2011〕115号)要求,由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对原规范的修订工作。

本规范以国内外近年来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为依托,按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对原规范的交通与气候参数、设计参数、设计指标和相关性能模型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由八章、七个附录构成,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标准、结构组合设计、材料性质要求和设计参数、路面结构验算、改建设计和桥面铺装设计等。较原规范主要变化有:

1.规范了轴载谱及交通参数的调查分析方法。

2.引入了温度调整系数和等效温度。

3.改变了路面材料的设计参数,调整了相应测试和取值方法。

4.增加了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和路面低温开裂指数设计指标,改进了沥青混合料层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预估模型,取消了路表弯沉设计指标。

5.梳理了章节安排,突出了结构组合设计要求,规范了术语和符号。

本规范第1、2、3章由刘伯莹起草,第4章由孟书涛起草,第5章由牛开民起草,第6章和附录B由白琦峰起草,第7章由曹荣吉起草,第8章、附录D和附录E由王林起草,附录A由赵延庆起草,附录C由杨学良起草,附录F由孙立军起草,附录G由谈至明起草,路面弯沉分析相关条文由唐伯明起草,路面低温开裂分析相关条文由冯德成起草,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力学参数和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分析相关条文由虞将苗起草,赵队家参与第5章部分条文编写,台电仓参与附录C部分条文编写。

请有关单位在执行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函告本规范日常管理组,联系人:刘伯莹(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丁88号江苏大厦,邮编:100011;电话:010-传真:010电子邮箱:goodpave@163.com;网址:;微信公众号:goodpave),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同济大学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重庆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刘伯莹

主要参编人员:孟书涛牛开民孙立军谈至明曹荣吉唐伯明白琦峰

虞将苗赵延庆王林杨学良冯德成赵队家台电仓

主审:王秉纲

参与审查人员:李华成平杨盛福姚祖康郑健龙钱国超王哲人

张肖宁

参加人员:韦金城付建村李豪朱洪洲韩萍张晓燕

——

目次

目次

1总则 1

2术语和符号 2

2.1术语 2

2.2符号 3

3设计标准 4

4结构组合设计 6

4.1一般规定 6

4.2路面结构组合 6

4.3路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