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细菌的遗传变异.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学习思考题 1.举例说明细菌的毒力变异。 2.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有哪些? 3.什么叫质粒,有何主要特性和应用? 4.细菌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基因转移和重组。 遗传:子代与亲代的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且代代相传。 变异: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 变异 遗传性变异 (基因型变异) 非遗传性变异 (表型变异) 1)细菌L型的变异(形态) 青霉素、溶菌酶正常形态细菌 L型变异 抗体或补体 (部分或完全失去胞壁) L型结核分枝杆菌(形态) 形态结构变异 3-6%食盐鼠疫耶氏菌 多形态性???????? 陈旧培基物 2)特殊结构的变异 ? 42-43℃炭疽杆菌 失去形成芽胞能力, 毒性降低 10-20天 ???????? 变形杆菌 0.1%石炭酸 迁徙生长(H) 点状生长、单个菌落(O) 变形杆菌H-O变异(鞭毛) 2.毒力的变异 增强 β棒状噬菌体白喉棒状杆菌 获得白喉毒素 减弱 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基牛分枝杆菌 卡介苗??????????????????? 13年(230代) 1920年法国细菌学家Calmette和Guérin 成功研制预防结核病疫苗 BCG:牛型结核杆菌(有毒株) 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 13年,230次传代 减毒株(BCG) 基因型变异:BCG 宿主范围突变株 (host-range mutant, hr株) 蛋白吸附能力改变 可感染不敏感细胞 细胞--病毒间相互作用改变 可以是减毒株 狂犬病病毒街毒株 狗 发病 兔 狗 不发病 兔 多次 兔 固定毒株 疫苗 温度敏感突变株 (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 ts株) 条件致死性突变株 通过改变细胞培养的温度,诱导产生在低于或高于 体温条件下更适合生长的病毒突变株。 28~35?C增殖,37~40?C不增殖。 蛋白质功能改变, 影响增殖 毒力减弱, 抗原性保留 较高回复突变率, 但多次诱导后可获稳定突变株 可用于制备疫苗, 如脊髓灰质炎疫苗 3.细菌耐药性变异 抗生素是医院里售得最好的药 耐药性变异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 金葡菌 有些细菌还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即多重耐药性,甚至产生药物依赖性。 含链霉素培基痢疾杆菌 依链株(Sds)??????????? 长期培养 菌落变异 在陈旧培养基中长期培养光滑型菌落 粗糙型菌落??? S?????? ???? ?? R 原因:失去LPS的特异多糖 第二节 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染色体 质粒 噬菌体 转位因子 1.细菌的染色体 主要遗传物质 dsDNA,3.2~5×106 bp 双向复制,复制快:105 bp/min 无组蛋白,无内含子,为连续基因 单倍体:突变后更易表现 细菌致病岛:与毒力相关的大片段外源DNA。 2.质粒 (plasmid):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DNA。 质粒DNA的特性: 1)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