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讲人际关系讲课.ppt

发布:2017-05-06约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际交往的心理艺术 主讲 张震 第三讲 人际关系 案例1 恶性校园枪击案的制造者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赵承熙枪杀32名学生并自杀身亡。赵承熙读大学时总是戴个帽子,坐在后排,很少在课堂上发言,也几乎不与人交谈。他的同班同学回忆说,在英国文学入门开课第一天,大家都围坐在一起介绍自己,但赵承熙却独自坐在一旁一言不发。老师发现他在签名册上只写了一个问号,于是问他“是叫问号吗?”赵承熙还是不回答。写作课教授露辛达·罗伊说,两年前赵承熙写了很多表现愤怒和暴力情绪的诗歌,令她十分担心,于是叫他不要参加集体课,另外对他进行辅导,还劝说他去做心理咨询。但显然这些方法都没有奏效。 启示:不交往,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心理出现问题。 案例2:旁观者效应 他们为何不实施救人行为 1964年3月13日凌晨,一位妇女在纽约市被谋杀了。这位妇女的名字叫凯蒂,她的工作是酒吧管理员,当时她正下班回家。当她从停车场穿过街道回到她住的公寓时,一个拿着匕首的男人逼近她。她开始跑开,但是男子赶上并且揪住她,并且用匕首刺她。她大声呼救,许多公寓的灯都亮了,人们从窗口探出头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名攻击的男子准备离开,但当他看到没有人过来帮助受害者时,他又回过头来刺杀这位妇女。她又尖叫起来,但他猛捅数刀,直至她死去。后来的调查显示38位目击者看见和听见了这次可怕的持续45分钟的袭击,但是没有人出来提供帮助,或者向警署报案。 启示: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与类型 1、涵义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 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其涵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有一系列的心理成分构成;在彼此的交往中建立和发展起来。 人际关系的特点:个人性、直接性和可感性、情感性 2、人际关系的类型 霍妮根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把人们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分成三种类型: 逊顺型——朝向他人 进取型——对抗他人 分离型——疏离他人 二、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注意阶段 接触阶段 融合阶段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冷漠阶段 疏远阶段 终止阶段 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 (其中“ ”代表交往者) 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 三、人际关系的了解 (一)人际关系研究中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 (二)了解人际关系的具体方法 观察法 社会测量法 调查问卷等 四、人际吸引 (一)个人吸引力 长相 性格 能力 (二)相互吸引力 相近因素(远亲不如近邻) 相似因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相补因素 相悦因素(爱人者,人恒爱之) 五、人际吸引效应 自己人效应 心理互换效应 门槛效应 保龄球效应 情感效应 六、大学生寝室中的人际关系 寝室的人际关系类型 (1)友好型。寝室成员之间关系密切、气氛友好、融洽、轻松,学习、生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生活有规律,自觉遵守寝室规范和值日制度,配合默契,心理相容。 (2)淡漠型。寝室成员间关系不十分密切、融洽,但能做到遵守集体生活原则、卫生值日,作息时间能协调,成员之间互助不足、关心不够,但无大的矛盾与冲突。 (3)紧张型。寝室成员关系紧张,冲突时有发生,互相排斥,勾心斗角,气氛沉闷。这种类型在大学生寝室是比较少的。但在女生寝室常见。 大学生寝室交往中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 (1)寝室中的排行热导致哥们姐们小集团。 (2)寝室中卧谈会的内容消极。 (3)寝室赌博风盛行。 (4)寝室“音响风”、噪音化严重。 (5)寝室攀比风高涨。 (6)寝室吃喝风愈演愈烈。 (7)寝室脏、乱、差突出。 大学生寝室交往的技巧 ?(1)平等相处,和睦友好,既要相互关心又不干预别人的私事。??? (2)注重个人修养,克服不良行为习惯。??? (3)相互尊重,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性格、不同行为习惯的同学应相互宽容、谦让。??? (4)相互信任,主动沟通,成员之间有隔阂,应及时谈心、沟通,消除误会。 (5)不要背后说同学的坏话,(闲时常思己过,背后莫论人非),尤其要尊重同学的隐私,不可翻看他人日记,不可私拆和私藏他人信件。 (6)不要有过分的占有欲。 (7)不要侵占公共地盘。?? (8)不要占别人的小便宜。? (9)不要不拘小节。 (10)不要过分强调个人空间。 七、人际关系的改善 (1)学会知己 为自己恰当定位 了解自己的长与短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2)学会知人 知人要知心 (3)悦纳他人 善于认同他人 善于宽容他人 学会赞美他人 学会批评他人 思考题 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 2、联系自身实际说明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3、如何改善人际关系?举例说明。 4、根据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 表试测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