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质公园硬质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理念与实践.pdf

发布:2018-04-09约2.71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3 卷第9 期 地 理 研 究 Vol.33, No.9 2014 年9 月 GEOGRAPHICAL RESEARCH September, 2014 地质公园硬质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理念与实践 ——以新疆温宿地质公园的标志碑设计为例 1,2,3 1 陶 慧 ,刘家明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 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要:地质公园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其景观设计已经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重要 课题。为区别于地质公园中的地质和植物等自然景观,将地质公园中的所有人工景观统称为 硬质景观。硬质景观作为连接旅游者与所在地域环境的重要纽带,是地质公园景观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地域特色、地域形象的载体和地域文化的传播媒介。针对目前中国地质公园硬 质景观建设中忽视地域特色差异性,呈现出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的问题,借鉴《园冶》景观设计 的“境域联想、融题于形、物为人用”等理念,从地域性影响要素、地域性设计理念和硬质景观载 体解构三个方面,构建出地质公园硬质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理念框架。地质公园所在地域的地 脉、文脉和技术环境通过科普内容、景观符号以及以人为本等方式融入到硬质景观的设计中, 并以硬质景观载体展现出来。地脉确立硬质景观的科学性,决定着硬质景观的科普内涵;文 脉则通过符号化的要素传递历史文化内涵;技术环境从技术手段上凸显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 性关怀。地质公园硬质景观的地域性美学表达载体是抽象与具象的统一,更是多维度的表现 形式。通过对地质公园硬质景观的解构提炼出“尺度、色彩、质感”三种载体,以彰显地域性差 异,杜绝在区域差异很大的公园之内,出现外形、色彩、质地基本一样的景观形态,强化了公园 建设的独特性与价值体验。以新疆温宿地质公园的界碑牌示系统设计为实证,展示了地质公 园硬质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理念的应用价值,可为地质公园硬质景观特色化设计提供借鉴与 参考。 关键词:地质公园;硬质景观设计;地域性;标志碑;新疆 DOI: 10.11821/dlyj201409016 1 引言 20 世纪末,欧洲率先建立了欧洲地质公园(Eurogeopark) 网络,目的是“以发展地质 旅游来促进地质遗迹保护,以地质遗迹保护来支持地质旅游开发”。1991年,来自30 多 个国家的150余位地质学家在法国南部Denign 召开地质遗迹保护讨论会,发表地质遗产 权利宣言,提出了通过建立国家地质公园(National Geopark) 的方式来保护地质遗迹资 源,形成地学旅游网络。自1996年开始,欧洲地学界涌现出一股有关是否需要倡导地域 之间开展合作以保护和保育地球遗产的讨论热潮。近年来,欧洲地质公园网络逐步完 善,各成员国都建立了各自的章程和独立的组织。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收稿日期:2013-12-30; 修订日期:2014-06-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作者简介:陶慧(1983-),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研究。 E-mail:Taoh.13b@ 通讯作者:刘家明 (1966- ),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城市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研究。 E-mail:liujm@ 1758-1767 页 9 期 陶 慧 等:地质公园硬质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理念与实践 1759 正式提出地质公园计划,并确立了Geopark(Geological Park)地质公园这一名称。中国是 世界上最早以政府名义首次正式命名设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国家,2000 年,中国的地质公 园进入实施阶段,国土资源部制定了 《全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2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