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洞庭湖底泥中磷的释放特性及其原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05约1.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洞庭湖底泥中磷的释放特性及其原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湖泊水体中磷的浓度不断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加剧,严重影响了湖泊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磷主要以底泥为主要吸附载体存在,长期以来磷的流失形式及途径引起了科学家和环保理论家的广泛关注。

东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湖泊水体磷的含量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了湖泊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开展东洞庭湖底泥中磷的释放特性及其原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东洞庭湖底泥中磷的释放特性及其原位控制技术,从而为东洞庭湖的水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底泥中磷的释放特性试验研究,第二部分为原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1.底泥中磷的释放特性试验研究

采集东洞庭湖底泥样品,对底泥中磷含量、颗粒粒径、表面电位等参数进行测定。在以不同pH值、水体溶解氧浓度、温度等参数为变量的条件下,对底泥中磷的释放特性进行模拟实验,分析磷的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原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采用不同原位控制技术,如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方法,对东洞庭湖底泥磷的释放进行控制试验。同时,对试验区水体中磷的含量变化进行监测,并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不同原位控制技术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四、研究成果预期

通过对东洞庭湖底泥中磷的释放特性及其原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预期可获得以下成果:

1.掌握东洞庭湖底泥中磷的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评估不同原位控制技术对东洞庭湖底泥中磷的控制效果,为东洞庭湖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论文发表及成果推广。

五、进度安排与预算

1.进度安排

第一年:底泥中磷的释放特性试验研究及初步分析

第二年:原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及效果评估

第三年: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及成果推广

2.预算

由于涉及到大量的实验研究及数据采集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预计所需经费为50万元。

六、研究团队

本研究团队由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均具有丰富的相关科研经验。团队拥有实验室和现代化设备,可支持本研究的开展。

七、参考文献

1.邓廷钊,吴强.水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1.

2.许影,陶顺龙.典型湖泊水体氮磷流失特征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008,27(11):2013-2019.

3.王瑞忠,张培霞.湖泊底泥磷素释放机制及其控制途径研究进展.环境科学研究,2010,23(3):330-336.

4.陈芳,唐其林,韩大志.生物修复技术在湖泊底泥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及展望.生态环境学报,2017,26(6):1120-112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