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精品【满分必刷】.docx

发布:2025-03-31约3.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二胡弦绷直后,拉动它发出声音。把弦再绷得紧一些,再次拉动它,听到发出的声音(???)。

A.比松的时候音高高??????B.比松的时候声音弱??????C.比松的时候声音低

2.上课铃声响起,校园内各个地方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不能说明的是(??)。

A.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B.空气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能力比固体中强

3.将振动的音叉放入水槽内的水中,我们用耳朵贴在水槽壁上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其传播途径是(??)。

A.音叉-水-水槽-人耳??????B.音叉-水槽-人耳??????C.音叉-空气-人耳

4.下面的音符中,(??)是最高音。

A.6??????B.7??????C.i

5.下列关于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短相同时,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更强

B.同一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强

C.同一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6.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B.真空中也能传声

C.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使劲按住锣面不让其振动

7.外耳由耳郭和(??)组成。

A.鼓膜?????B.外耳道?????C.听小骨

8.声音传播的特点有(?)。

A.不能在液体中传播??????B.能在各种物体中传播??????C.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9.敲打音叉会发出声音,敲打停止了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A.音叉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B.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C.敲打停止后音叉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10.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简传到听筒的。

A.棉线?????B.空气?????C.话筒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

1.声音以(???)的形式传播。

2.一个振动的物体(发声)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液体的振动转化成(???),(???)接受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3.向水壶倒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水壶中的(???)振动产生的,随着水壶中的水位升高,水壶中的空气空间(???),振动速度(???),声音(???)。

4.制作完小乐器后,要在班级或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小乐器,与同学们进行(???),发现小乐器的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5.我们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和(???)三种。

6.我们可以用碗、(???)等材料制作小乐器。

7.声音的产生是由(???)引起的。

8.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所发出声音(???)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9.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利用(???)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10.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同一个乐器可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2.耳廓可以放大声音。(?)

3.上课的铃声,我们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4.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条橡皮筋时,声音的强弱是一样的。(??)

5.同一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6.拉长橡皮筋再放松,反复这样做时,橡皮筋一直在发出声音。(??)

7.管乐器一般由带孔的管子组成。(??)

8.每个人都会制造噪音,我们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习惯。(??)

9.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不会发生变化。(??)

10.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请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解释用线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完成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

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

1.我们通常用哪些词来描述听到的声音?

2.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3.自制小乐器分为几个步骤?依次是什么?

4.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5.向水壶中倒水,随着水越到越多,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倒的水越多,声音越高,其科学原理是什么?

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

1.在下图中选出制作土电话的材料。(在选中的材料序号上画“√”)

思考:在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