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站基坑盖挖半逆作法施工.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导管安装 车站南侧桥下人工挖孔桩施工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的论证 人工挖孔桩钢筋笼安装 人工挖孔桩利用串 筒进行混凝土浇筑 临时中立柱施工 为保证成都市政府还路于民的承诺,交大站设计临时中立柱(空心钢管柱桩),沿车站东-西方向两排布置(局部三排),共计122根临时中立柱,中立柱基础兼做车站抗拔桩。 钢管柱构造图 钢管柱基础图 钢管吊放至基础钢筋,进行 钢管与基础钢筋的焊接。 定位器安装 车站总平面图 地铁6号线 7号线设置在交大立交北侧,6号线设置在交大路上,两线节点换乘。 车站共设置7个出入口(含2个消防专用口,B出入口预留)及5组风亭,其中3号风亭排风井为6、7号线共用。 7号线车站主体总长241.5m,主体建筑面积为11398m2,总建筑面积为16220m2。 二环路北一段 交 大 路 沙湾 路 二环路北一段 加州印象 老年协会 国信证券 交大开发 营门口派出所 嘉立大厦 新天地大厦 临街商铺 地铁7号线 5号新风亭 D出入口 1号活塞风亭 A号出入口 4号风亭、 消防出入口 3号风亭 C号出入口 2号风亭 两线共用冷却塔(桥下) 交大站纵剖面图 7号线主要设备管理区 7号线公共区 换乘节点 市政隧道 7号线: 有效站台中心轨面埋深:15.038m; 站台净空4.55m; 站厅净空5.10m ; 地下两层三跨框架结构 顶板覆土:2 . 958m; 轨面埋深:15.038m; 交大站横剖面图 站台宽13m DN600雨水管(-2.83m底) 改移后雨水管 DN1600给水管(-2.43m顶) 改移后给水管 DN400污水管(-5.68m底) 改移后污水管 五斗渠(-4.37m底) DN1800雨水管(-4.70m底) 改移后DN1800雨水管 DN600污水管(-5.10m底) 改移后DN600污水管 DN1600给水管(-1.75m顶) 改移后DN1600给水管 改移后五斗渠 管线迁改 二环路交大路口站 北 设计概况 车站围护结构设计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1,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特级,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1%H或≤30mm。 车站主体基坑标准段深度约18米,换乘节点段基坑深度约26米。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的支护方式,车站端头盾构穿越段采用φ1500@1800/2100mm玻璃纤维筋桩,二环交大立交桥下采用φ1200mm@1800mm人工挖孔桩,其余部位采用φ1200mm@1800mm钻孔灌注桩,桩位局部有微调。基坑内外降水井采用φ300mm无砂管外包无纺布设置,沿基坑两侧设置两排,纵向间距15米左右,基坑开挖保证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部下1米。降水保持连续性,直至地下水不影响结构施工时方可停泵。 支撑体系:本站采用永久顶板盖挖顺做法施工,开挖盖挖顶板以下基坑时,除顶板作为第一道支撑外,标准段竖向设两道支撑,换乘节点处设三道支撑(附加一道换撑)。车站基坑桥桩附近第二道支撑采用600×800混凝土支撑,支撑水平间距约4米,其余位置第二、三、四道支撑均采用φ609,壁厚t=16钢管支撑,支撑水平间距一般为3.5米,局部间距略有调整。支撑分活动端、固定端及中间节组成。支撑与围护桩间通过腰梁连接,腰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双拼工45C组合腰梁。 项目 主体围护结构 基坑深度 17.96m 围护桩 工法 旋挖孔孔桩 桩径 1.2m 材料 C35 桩间距 1.8m 基坑嵌固深度 4.9m 支撑 道数 4 第一道 Ф600,t=16 第二道 盖挖顶板 第三道 Ф600,t=16 第四道 Ф600,t=16 支撑长度 22.10m~26.16m 间距 3m~3.8m 二环路交大路口站 围护结构:桩+内支撑 抗浮措施:临时钢管柱基础兼做抗拔桩。 围护结构 项目 主体围护结构 基坑深度 26.15m 围护桩 工法 旋挖孔孔桩 桩径 1.2m 材料 C35 桩间距 1.8m 基坑嵌固深度 4.9m 支撑 道数 4 第一道 Ф600,t=16 第二道 盖挖顶板 第三道 Ф600,t=16 第四道 Ф600,t=16 支撑长度 22.10m~26.16m 间距 3m~3.8m 二环路交大路口站 围护结构 换乘节点 负三层 围护结构:桩+锚索 抗浮措施:临时钢管柱基础兼做抗拔桩。 钢管临时柱:受二环路改造市政配套工程工期影响,采用临时空心钢管柱。沿车站宽度设两排钢管柱,纵向间距约6m(稳定性控制)。 项目 主体围护结构 基坑深度 17.96m 围护桩 工法 旋挖孔孔桩 桩径 1.2m 材料 C35 桩间距 1.8m 基坑嵌固深度 4.9m 支撑 道数 4 第一道 Ф600,t=16 第二道 盖挖顶板 第三道 Ф600,t=16 第四道 Ф600,t=16 支撑长度 22.10m~26.16m 间距 3m~3.8m 二环路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