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4:图形的变换.doc

发布:2017-04-26约5.09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掌门1对1教育 初中数学 选择题【版权归江苏泰州锦元数学工作室所有,转载必究】 二、填空题【版权归江苏泰州锦元数学工作室所有,转载必究】 1.(上海市2002年2分)在Rt△ABC中,∠A<∠B,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那么∠A等于 ▲ 度. 【答案】3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折叠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D=∠A,∠MCD=∠MCA,从而求得答案: 在Rt△ABC中,∠A<∠B,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 ∴∠A=∠ACM。 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设∠A=∠ACM=x度, ∴∠A+∠ACM=∠CMB。∴∠CMB=2x。 又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MCG =∠ACM=x, 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则在Rt△CMG中,∠MCG+∠CMB=90°, 即3x=90°,x=30°,即∠A等于30°。 2.(上海市2003年2分)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如果将线段BD绕着点B旋转后,点D落在BC延长线上的点D’处,那么tg∠BAD’= ▲ 。 【答案】。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由旋转的性质求出BD′的长,再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则对角线BD=。 ∴BD′=BD=。∴tan∠BAD′=。 3.(上海市2004年2分)如图所示,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EF交AD于点H,那么DH的长为 ▲ 。 【答案】。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连接CH,得:△CFH≌△CDH(HL)。 ∴∠DCH=∠DCF=(90°-30°)=30°。 在Rt△CDH中,CD=3,∴DH= CD tan∠DCH=。 4.(上海市2005年3分)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A=30°,AC=3,折叠该纸片,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与AB、AC分别相交于点D和点E(如图),折痕DE的长为 ▲ 【答案】1。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ABC中,∠C=90°,∠A=30°,AC=3, ∴。 又∵△BDE是△ADE翻折而成,DE为折痕,[来源:学*科*网Z*X*X*K] ∴DE⊥AB,, ∴在Rt△ADE中,。 5.(上海市2009年4分)在中,为边上的点,联结(如图所示).如果将沿直线翻折后,点恰好落在边的中点处,那么点到的距离是 ▲ . 【答案】2。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沿直线翻折后,点恰好落在边的中点处,假设这个点是′。作,垂足分别为。 ∵在中,, ∴′=3,,′=′=3,。 ∴,即。 ∴,即。 所以点M到AC的距离是2。 6.(上海市2010年4分)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 = 2,EC = 1(如图所示), 把线段 AE绕点A旋转,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F处,则F、C 两点的距离为 ▲ . 【答案】1或5。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旋转两种情况如图所示: 顺时针旋转得到F1点,由旋转对称的性质知F1C=EC =1。 逆时针旋转得到F2点,则F2B=DE = 2, F2C =F2B+BC=5。 【答案】80°或120°。 【考点】图形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三角函数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邻补角定义。 【分析】由已知,B恰好落在初始Rt△ABC的边上且旋转角0°<m<180°,故点B可落在AB边上和AC边上两种情况。 当点B落在AB边上时(如图中红线),由旋转的性质知△DBE是等腰三角形,由∠B=50°和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m=∠BDE=80°。 当点B落在AC边上时(如图中蓝线),在Rt△CDH中,由已知BD=2CD,即DH=2CD,得∠CDH的余弦等于,从而由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得∠CDH=60°,所以根据邻补角定义得m=∠BDH=120°。 8.(2012上海市4分)如图,在Rt△ABC中,∠C=90°,∠A=30°,BC=1,点D在AC上,将△ADB沿直线BD翻折后,将点A落在点E处,如果AD⊥ED,那么线段DE的长为 ▲ . 【答案】。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9.(2013年上海市4分)如图,在△ABC中,A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