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辅导能力测试卷[测试范围东亚与日本东南亚南亚与印度中亚西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理辅导能力测试卷(一)
[测试范围:东亚与日本、东南亚、南亚与印度、中亚、西亚]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对图中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位季节变化小B.冬季无结冰现象
C.北部湖水比南部的含盐量大
D.北部湖底坡度较缓,南部湖底坡度较陡
.图中甲地附近水草丰美,农牧业发达。其主要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C.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D.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
读下图,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P点,此时船员的影子长度为一天中最短。回答5~6题
5.该船经过P点时,北京时间是( )
A.10分40分 B.11时20分
C.12时40分 D.13时20分
6.该船计划在M港装运该国出口贸易最大的矿产,其矿产是( )
A.石油 B.锡 C.煤炭 D.铁
下图是沿31. 5oN纬线所作的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7~8题。
7.甲地的地质构造是 ( )
A.地垒 B.地堑
C.向斜 D.背斜
8.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以黄色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
C.终年温和多雨 D.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紧缺
9.12.根据表格中相关国家的地理特征,推断字母a代表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世界油价上涨 B.人口增长C.厄尔尼诺现象 13.关于表格中的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
A.表格中国家都位于南亚B.表格中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D.人口增长模式均为原始型.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B.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D.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
A.①②③ C.①②③ D.不能确定
.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①② B.②③.①④
.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洋流
D.太阳辐射、洋流
题(共0分)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6分)
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4分)
(4)图中丙国A、B、C、D四地中,地带性土壤呈酸性的是__________地(2分)
22.甲、乙两国历史渊源悠久,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1)简析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成因 (6分)
(2)①、②两城市分别为甲、乙两国的首都,对比分析其不同的区位条件。 (6分)
(3)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6分)
(4)对比分析流经城市②的河流与锡尔河的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23.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问题。(20分)
简述P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4分)
根据O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推测其形成原因。(分)
(3)说出M地区的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图中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分)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B D B B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A B C C B C C 二、综合题
21. (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2分);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林地为主(2分)。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2分)。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4分;任答三点)
(3)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