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处理基本知识精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循环冷却水处理基础
工业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或产品往往会产生大量热量,使温度升高,必须及时冷却,以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产品质量。
水是吸收和传递热量的良好介质,常用来冷却生产设备和产品。用水来冷却工艺介质的系统称为冷却水系统。
在热力发电厂中,有许多设备需要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其中主要的是汽轮机的凝汽器。冷却水水质不良,是凝汽器铜管内生成附着物和铜管发生腐蚀的原因之一。
由于附着物的传热性很差,它的形成会导致凝结水温度升高,从而使凝汽器真空度降低,影响汽轮机的出力和运行的经济性。
铜管的腐蚀会减弱其机械强度,甚至会穿孔,使冷却水漏入凝结水中,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一、为什么用水作为冷却介质?
水的化学稳定好,不易分解。
水的热容量大,在常用温度范围内,不会产生明显的膨胀或压缩。
水的沸点较高,在通常使用条件下,在换热器内不致汽化。
水的来源较广泛,流动性好,易于输送和分配。
水的价格相对便宜。
二、冷却水系统:
1、直流冷却水系统:冷却水仅仅通过换热设备一次,用过后水就被排放掉。
用水量大,排出水的温升却很小,水中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基本上保持不变。
投资少,操作简便,但冷却水的操作费用大,而且不符合当前节约使用水资源的要求。
也有沉积、腐蚀等问题,也需要进行化学处理。
2、循环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经使用后,通过冷却塔或喷水池等设备将温度降低后又作为冷却介质使用,即重复利用吸热后的冷却水。
水的再冷却通过冷却塔(或其他冷却构筑物)来进行。
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与空气接触,部分水在通过冷却塔时会不断被蒸发而损失掉,因而水中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也不断被浓缩增加。
为了维持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稳定在某一范围内,必须对系统补充一定量的冷却水,通常称为补充水;并排出一定量的浓缩水,通称排污水。
虽然会损失一部分水,但与直流式冷却水系统相比,可以节约大量的冷却水,且排污水也相应减少。
有腐蚀、沉积和微生物滋生的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化学处理,操作运行费用较高,设备投资较大,化学处理比较容易控制。
不论从节约水资源,还是从经济和保护环境的观点出发,都应设法降低各类工厂的冷却水用量,减少排污水量,限制使用直流冷却水系统,尽可能推广采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3、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产生的问题
沉积物的析出和附着
设备腐蚀
溶解氧引起的电化学腐蚀
有害离子引起的腐蚀
微生物引起的腐蚀
微生物的滋生和粘泥
4、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处理的重要性
稳定生产:减少意外停产检修事故
节约水资源:补充水量少
减少环境污染:排放量少
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设备腐蚀
三、几个基本概念
循环量R:循环水泵的实际出流量。
蒸发损失量E:冷却过程中,从冷却水中蒸发逸入大气的水蒸汽量。精确计算E=G(X2-X1);G为进入塔的干空气量,X2与X1分别为出塔和进塔空气的含湿量。估算E=K△tR,K为温度系数,R为循环水量,△t为冷却塔进出口的温度差。
风吹损失量D:冷却过程中,被空气带走的或因飞溅而脱离系统的部分水滴。通常约为循环量的0.1%左右。与塔型设计有关。
排污损失量B:为了控制冷却水循环过程中因蒸发损失而引起的浓缩过程,必须人为地排掉的水量。可以直接计量。
渗漏损失量F:在管道和贮水系统中因渗漏而损失的水量。完善的系统基本上可以忽略。
补充水量M:为了维持系统水量平衡而向系统中补充的部分水量。可以直接计量。
浓缩倍数N:指循环水中某物质的浓度与补充水中某物质的浓度之比。改变补充水量或排污水量,就可以改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理论情况下,不论系统中某离子的初始浓度是多少,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其最终的浓度总是浓缩倍数和补充水中离子浓度的乘积。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三大问题
一般冷却水常引起的障害有三种,即腐蚀( corrosion ) 、水垢(scale)、淤泥沉积( deposition ) 与微生物 ( slime ),兹将其发生原因及控制方法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腐蚀
一、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机理
金属腐蚀是经由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导致金属毁坏的现象。最主要的腐蚀问题是由氧气所引起的,冷却水于冷却水塔中与空气密切接触,水中溶氧高达 8~10 ppm ,极易促成腐蚀。
金属的腐蚀是一个电化学过程。
由于种种原因,碳钢的金属表面并不是均匀的。当它与冷却水接触时,会形成许多微小的腐蚀电池(微电池)。其中活泼的部位成为阳极,腐蚀学上把它称为阳极区;而不活泼的部位则成为阴极,腐蚀学上把它称为阴极区。
阳极反应:Fe Fe2+ + 2e
阴极反应:1/2O2 + H2O + 2e 2OH-
沉淀反应:Fe2+ + 2OH- Fe(OH)2
总反应 :Fe + 1/2O2 + H2O Fe(OH)2
二、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形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