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史上的砖茶之路及其社会文化功能.pdf

发布:2017-08-06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历史上的砖茶之路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段继业 [摘要]砖茶是中国茶叶中的一个奇迹。不仅奇在形状上,更奇在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上。围绕砖茶的生产、长途 运输和营销,形成了内地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之间长迭上千年的砖茶之路。历史上的砖茶之路共有五条,从我 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砖荼产地辐射向遥远的青藏高原、西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乃至俄罗斯。砖茶之路 不仅创造了中国茶叶史上的奇迹,孕育了奇特的砖茶文化,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内地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 系,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构成、城镇形成、政治治理等方面,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关键词]砖茶;砖茶之路;砖茶文化;社会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0)07埘105 作者简介:段继业(1962一)。男,甘肃会宁人,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江苏南京 211171 一、砖茶 是,由于这种茶并不产于上述地区,而是产于湖 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这就导致了一种独特的 狭义的砖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 历史文化现象:围绕砖茶的生产、长途运输和营 茶叶,它是我国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是 销,形成了内地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之间长达上 用各种毛茶经过筛、扇、切、磨等过程,成为半成 千年的“砖茶之路”,在这条路上,产生了著名的 品,再经过高温汽蒸压成砖型的茶块。砖茶根据 “茶马互市”经济和“以茶治边”政治,造就了享誉 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黑砖茶、花砖 海内外的“茶马古道”和“茶叶之路”文化。可以 茶、茯砖茶、米砖茶、青砖茶、康砖茶等几类,主要 毫不夸张地说,砖茶所承载的政治和文化意义超 供应我国大西北(包括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 出任何一种普通茶叶,它绝不是一种普通的物品, 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和俄罗斯以及中亚部 它的历史也绝不是一种普通的茶叶史,它是中国 分地区。广义上的砖茶,除了前面所说的砖型茶 内地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 (它是主体)以外,还包括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常 记录和见证了内地和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 见的其他各种紧压茶,如产于云南的沱茶(形似碗 政治和文化交流,一部砖茶史就是内地与西北少 坨,又名坨茶),产于湖南的“千两茶”和“湘尖茶” 数民族的交往史。 (以蔑篓紧压控箍包装)。本文使用的是广义的砖 茶概念。 二、历史上的五条“砖茶之路” 砖茶作为中国茶的一种,其影响和地位在茶 砖茶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四川、 文化中并不突出,甚至可以用“卑微”一词来形容。 云南、贵州、广西和浙江等省、区,其中,最主要的 查阅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各种文献,很难发现关于 产地是湖南、湖北、四川和云南。四川雅安,湖南 砖茶的文字。在东部地区,人们对砖茶的了解少 安化、益阳,湖北赵李桥(咸宁)、云南下关等地都 之又少,年轻人甚至完全不知砖茶为何物。但是, 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砖茶生产基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