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伏含氟废水处理技术.pdf

发布:2024-10-19约3.5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伏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含氟废水、含氟废气、含氟废渣是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氟“三废”,

它们的质量浓度通常在10mg/L以上,是环境中氟污染的主要来源。

涉及的行业包括半导体行业、有色金属冶炼、萤石矿、硅类电器零件

清洗等,这些行业的共同特征是以含氟矿物、氢氟酸等为主要原料或

辅助原料。在它们的冶炼、生产过程中,含氟物质分解而进入环境,

造成氟污染。

而在近几年新兴的光伏企业中,大量使用氢氟酸,这使得工业生

产中排放的含氟废水常常含有质量浓度为10mg/L~10000mg/L的氟

化物,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由于氟离子活性较强,它是工

业废水中较难去除的物质之一。而且,在光伏废水中可能还存在其他

非金属离子,这使得除氟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含氟废水的除氟工艺研究目前已成为

国内外环保领域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一个环保难题。对于这个难题,

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技术和

方法,以实现含氟废水的有效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1、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对于含氟废水的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从清洁生产的角

度出发,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防止废水外排。在此基础上,应综

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工业废水的水质、水量、排放标准,以及处理

方法的特点、成本和回收经济价值等各方面。

在处理含氟废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除氟方法。这

第1页共5页

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化学法、物理化

学处理法等。在光伏企业中,由于废水的成分复杂多样,处理方法也

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吸附法、沉淀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树

脂法、电凝聚法、电渗析法等。在光伏废水处理行业中,经常联合使

用化学沉淀法、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等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吸附法的基本机理是离子交换或表面反应,是一种基于接触法的

表面反应,使用氟吸附剂的设备将含氟废水中的氟与吸附剂中的其他

离子或基团反应交换后留在吸附剂表面而被除去,吸附剂则通过不断

再生来恢复交换能力。因此,吸附法只适用于含氟量低的自来水处理

或者深度除氟处理。但是吸附法由于吸附床层易损耗、吸附容量不稳

定、床层再生及再生液处理复杂等问题推广使用困难。

沉淀法是通过重力沉降分离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的方

法。化学沉淀法是将一定量的化学试剂投加到含氟废水中,使其与废

水中的氟生成氟化物沉淀或者利用共沉淀吸附氟离子,然后用过滤或

自然沉降等方法使沉淀物与水分离,达到除氟的目的。

目前,沉淀法是除氟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处理

质量浓度在1000mg/L以上的含氟废水。若废水中含有比较单纯的氟

离子时,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12,生成CaF2沉淀,可使含氟

质量浓度降至10mg/L12mg/L。若废水中还含有其他金属离子(如Mg2+、

Fe3+、Al3+等),加熟石灰后,除形成CaF2沉淀外,还形成金属氢氧

化物。由于后者的吸附共沉淀作用,可使含氟质量浓度降至8mg/L以

下。若加石灰至pH=1112,再加硫酸铝或者聚合铝盐,使pH=68,则

第2页共5页

形成氢氧化铝可使含氟质量浓度降至5mg/L以下。以含氟废水处理经

验来说,处理后水中的氟离子质量浓度为10mg/L15mg/L。为提高除

氟效率可调节废水的酸度及无机絮凝剂和有机助凝剂的投加量并加

入过量的Ca(OH)2以达到深度除氟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有生石灰、熟石灰、电石渣、碳酸钙、石粉、可溶

性钙盐等。随着联合处理方法的探索,熟石灰和氯化钙等钙盐的联合

使用,配合无机混凝剂和有机助凝剂,能更有效地降低氟离子浓度,

沉淀效果良好,是化学沉淀法的一大进步。而且熟石灰生产便捷,价

格相对氯化钙等钙盐优惠,在处理过程中既能中和废水酸性又能有效

除氟,处理成本相对较低,是光伏企业常用的处理方法。

尽管化学沉淀法具有简单和低成本的优点,然而其存在二次污染

的问题,很难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泥渣沉降缓慢也是一个不

足。混凝沉淀法是利用水中F-与Al3+、Fe3+、Mg2+等阳离子形成络

合物沉淀而除氟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混凝剂包括聚铁和聚铝等无机混

凝剂以及有机混凝剂,如聚丙烯酰胺类和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纤维

素、淀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