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赵红卫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赵红卫;(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三)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四)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
(五)抗菌药的投药法
(六)不同生理情况抗菌药物的应用
(七)不同病理情况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现状;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后果;(二)药物敏感试验;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三)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原则;内科(儿科)预防用药可能有效者;新生儿预防淋菌或衣原体眼炎
流感杆菌脑膜炎-患者家中幼儿,或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
卡氏肺孢菌-AIDS患者CD4200/mm3,骨髓及某些肝移植患者
霍乱密切接触者
百日咳7岁以下密切接触者
新生儿可能感染B组溶血链球菌者
;实验室意外感染-布鲁菌属、鼠疫杆菌、炭疽
菌尿症-妊娠期,老年,婴幼儿(5岁)
肝硬化腹水预防腹膜炎
脑脊液鼻溢或耳溢患者,易致复发性肺脑
复发性急性中耳炎
疟疾-进入疫区者;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结果;抗菌药物协同的机制;联合用药的条件;联合用药的适应证;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1);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2);不合理联合用药的后果;(五)抗菌药物的投药法;2、给药间隔时间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给药间隔时间可较长,每日给药次数可较少,(1-2次)。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给药间隔时间较短,需一日多次给药。;3、疗程
治疗急性感染通常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3-4天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程需4-6周或更长,宜用杀菌剂
伤寒在热退后至少继续用药7-10天
布鲁菌病的疗程需6周以上,有的患者需用多个疗程
溶血性链球菌咽炎或扁桃体炎用青霉素疗程不宜少于10天,以防止或减少风湿热发生
;流脑、流感杆菌脑膜炎疗程1周,李斯特菌、B组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2-3周
肺炎球菌肺炎 热退后3-5天;革兰阴性杆菌、葡萄球菌肺炎需3-4周。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肺炎2-3周
单纯膀胱炎3-5日,急性肾盂肾炎2周,反复发作上尿路感染可延长至6周
急性前列腺炎10天,慢性1-3个月;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原则;1、老年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原则;2、抗菌药物在新生儿患者中的应用;3、妊娠期患者用药 FDA妊娠期用药分类;抗菌药物在孕妇中的危险性分类(根据美国FDA分类);1、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3)经肝、肾清除。肝功能减退时血浓度增 高,如同时有肾功能减退,血浓度增高更明显。
处理:严重肝病时减量。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头孢菌素类(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氨曲南)、喹诺酮类(氟罗、环丙、氧氟、诺氟等)
(4)主要经肾排泄
处理:不需调整剂量 氨基糖苷类、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啶、万古、多黏
;2、肾功能减退时剂量的调整依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肾功能减退时给药方案的调整;也可自血肌酐值按下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
(140-年龄)×标准体重(kg)
------------------------------------- =内生肌酐清除率(男,ml/min)
血肌酐值(mg/dl) ×72
内生肌酐清除率(男) ×0.85=内生肌酐清除率;抗菌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和中毒浓度(ug/ml);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重点内容;;;;;;;;;;;;一、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二、术后用药时间过长;三、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级有些偏高;;;;我院2012年2月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频次不合理比例为11%。其中12例为头孢???素类一日一次给药(不包含术前及术中单次用药)。
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依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给药
如:β-内酰胺类属时间依赖性,应一日多次给药;喹诺酮类属浓度依赖性,应一日用量一次给予
抗菌药物的用量应根据用药目的和患者情况制定,预防用药与治疗用药的剂量应不同
;我院近期电子病历试运营,病历质量下降,药品相关记录不完善。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管理年”检查的要求:在使用、更改、停用抗菌药物时,在病程记录中应结合患者病情、抗菌药物的特点、价格等详细分析使用抗菌药物及选择该种抗菌药物的理由并记录。
; ; ;谢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