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央空调水处理技术方案.doc

发布:2017-11-14约5.5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水 处 理 技 术 方 案 循环冷却水(冻水)系统全年水质处理方案 循环水系统情况: 冷却塔***RT ;***RT; 保有水量约**M3;制冷机**台;功率为**RT,(冻水保有水量约**M3); 现场勘察发现存在的问题;青苔黏泥较多.系统设备及管道结垢现象较严重。 药剂功能: BYT—DT01;02除垢剂:清除系统水垢;生物黏泥和锈杂物。 BYT—PF01;金属预膜剂:可使清洗后的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防锈蚀。 BYT—ID01;02缓蚀阻垢剂:抑制碳酸盐垢和非碳酸盐垢的形成,起阻垢作用。同时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膜,有效抑制金属腐蚀。 BYT—BC01;02杀菌灭藻剂:杀灭异养菌、铁细菌和藻类,有效地防止细菌、藻类等微生物对设备造成腐蚀和堵塞,提高循环水系统工作效率。 BYT—WP01;02冻水保护剂:用于密闭式循环冷冻水系统起阻垢作用,同时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膜,有效抑制金属腐蚀;同时具备杀菌效能。 三、冷却水系统水处理技术: 在冷却水循环再用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以及生物衍生过程中对金属管材都有腐蚀作用,它会降低冷凝器、蒸发器热交换效率,使设备的耗能增大,进而增加运行成本。 制冷设备的冷却水循环再用,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水质处理,是实现【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有效手段,因而有必要进行之。循环水水质处理应能实现“阻垢、防锈蚀和灭藻抑菌”三个目的而被广泛采用。冷却系统的水质处理技术分别陈述如下: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是依靠冷却塔散热填料;风机带动空气流动以及蒸发水份来产生降温,与此同时循环水被浓缩(盐份浓度增高),空气中有害物吸入冷却水中,使水质恶化。因而敞开式循环冷却水存在着更为严重的腐蚀、结垢、微生物黏泥等危害,其水处理工艺比密闭式系统处理工艺更为复杂和严格。因此对于该冷却水系统的水处理主要采取投加BYT—PF01金属预膜剂、BYT—ID01;02缓蚀阻垢剂、BYT—BC01;02系列杀菌灭菌及剥离剂,同时控制循环水浓缩倍数,防止环境对循环水的污染等技术。 四、水处理全年工作方案(冷却水系统): 为了实现工业循环水水质处理标准DB44/T115-2000中各项水质指标,达到保护工业设备,节电、节水;高换热效率等目的,根据循环水目前的状况,中央空调水处理拟按如下方案进行。 (一)系统清洗: 目的:采用化学清洗方法,清除系统内(换热器、管道及冷却塔散热填料等)积存的黏泥、油污、锈垢、无机盐浮垢等沉积物,为后继的管道预膜工艺提供良好基础。操作步骤如下: 1、做好清洗准备工作:仔细查看管路走向,检查补水、排污及各阀门是否正常等,特别是排污口要保证是系统的最低点,补水管要大、补水要快。清洗工具的准备、检查。 2、人工预洗:人工清洗冷却水塔,除去水塔中的淤泥、灰尘、青苔等杂物。 3、重新注入水后投加BYT—BC01;杀菌剂,开泵循环清洗2小时左右,对该系统的管道内壁作杀菌灭藻处理。 4、投加BYT—DT01系列清洗剂,开泵循环清洗3-4小时,渗透剥离管道内壁及冷却水塔填料表层的浮锈、泥垢及油污等。 5、当清洗液浊度、铁、铜浓度达到平衡值后,打开管道最低点排污阀,排去清洗废液,并再次冲洗冷却塔。 6、开启管道Y型过滤器清除过滤网中的沙石、焊渣、锈渣、泥等固体杂物,清洗干净后安装复原。 7、确认系统清洗干净后投加预膜剂,循环运行48小时以上,进行系统金属过水表面预膜保护。 8、排放预膜废液,并按保有水量投加系列阻垢缓蚀剂和系列杀菌灭藻剂,以控制系统出现快速结垢现象,转入系统日常运行水处理工艺操作。 (二)循环冷却水日常运行保养: 1、缓蚀阻垢剂的补充投加: 投加缓蚀阻垢剂的方式为两种:①、人工投加,频率为每7-10天加一次;②自动加药装置投加,频率由时间控制器定量投加。由于人工加药存在不均匀性、间断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最好的投药方法是在冷却水系统安装一套全自动加药装置,以保持循环水中的药剂含量均匀稳定。 2、杀菌、灭藻、黏泥剥离处理:冷却塔因充足的阳光照射及水中的养份使得藻类繁殖迅速。冷却水的微生物也因温度等条件适宜而大量滋生,补水中的悬浮物及冷却塔通风口带进的尘埃等固体物,经循环水浓缩而使水中污杂物含量上升,会逐渐粘结并沉积在冷却塔散热填料和冷却换热器管壁中,形成污垢影响冷却水散热效果。 处理方法是:每7-10天交替投加BYT—BC01;02系列杀菌剂,进行冲击式杀菌灭藻剥黏泥处理。投药后水中悬浮物含量升高,保持运行约20小时,每7—10天作适当排污处理,将剥离的悬浮物排出系统之外。从而达到控制水中异样菌,抑制藻类生长,减少黏泥污垢附着提高冷却器换热效率之目的。 3、冷却塔清洗:冷却塔是空气的过滤器,空气中的尘埃、自来水带进的污杂物而形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