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电设备装配安装与维修学习情境3.pptx

发布:2020-02-24约8.51千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1 齿轮传动机构装配工艺 3.1.1齿轮传动机构概述 ;3.1.2齿轮传动机构装配的技术要求 对各种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技术要求是:传递运动准确,传递平稳均匀,冲击振动和噪声小,承载能力强以及使用寿命长等。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除齿轮和箱体、轴等必须分别达到规定的尺寸和技术要求外,还必须保证装配质量。 对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如下。(5点); (1)齿轮孔与轴的配合要满足使用要求。例如,对固定联接齿轮不得有偏心和歪斜现象;对滑移齿轮不应有咬死或阻滞现象;对空套在轴上的齿轮,不得有晃动现象。 (2)保证中心距和侧隙。保证齿轮有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侧隙。侧隙过小,齿轮传动不灵活,热胀时会卡齿,从而加剧齿面磨损;侧隙过大,换向时空行程大,易产生冲击和振动。 (3)保证齿面接触精度。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斑点和正确的接触位置,这两者是有互相联系的,接触位置不正确同时也反映了两啮合齿轮的相互位置误差。; (4)保证齿轮定位。变换机构应保证齿轮准确的定位,其错位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5)保证动平衡。对转速较高的大齿轮,一般应在装配到轴上后再做动平衡检查,以免振动过大。;3.2.1圆形齿轮机构的类型;3.2.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装配圆柱齿轮传动机构,一般是先把齿轮装在轴上,再把齿轮轴部件装入箱体中。 1.齿轮与轴的装配 齿轮是在轴上进行工作的,轴上安装齿轮(或其他零件)的部位应光洁并符合图样要求。图3-3是常见的几种安装方式。; 在轴上固定的齿轮,通常与轴有少量过盈的配合(多数为过渡配合),装配时需加一定外力。压装时,要避免齿轮歪斜和产生变形。若配合的过盈量不大,可用手工工具敲击或压装,过盈量较大的,可用压力机压装。 在轴上安装的齿轮,常见的装配误差是:齿轮轴线的偏心、歪斜和端面未贴紧轴肩(见图3-4)而形成的安装误差。 ; 精度要求高的齿轮传动机构,在压装后需要检验其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误差。检查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方法,如图3-5所示。将齿轮轴支持在V形架或两顶尖上,使轴和平板平行,把圆柱规??在齿轮的轮齿间,将百分表测量头抵在圆柱规上,从百分表上得出一个读数。然后转动齿轮,每隔3~4个轮齿又重复进行一次检查,百分表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就是齿轮分度圆上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检查端面圆跳动误差,可以用顶尖将轴顶在中间,使百分表测量头抵在齿轮端面上(见图3-6)。在齿轮轴旋转一周范围内,百分表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为齿轮端面圆跳动误差(注意:应取各个测量圆柱面上测得的跳动量中的最大值)。 齿轮孔与轴为锥面配合时(见图3-7),常用于定心精度较高的场合。装配前,用涂色法检查内外锥面的接触情况,贴合不良的可用三角刮刀进行修正。装配后,轴端与齿轮端面应有一定的间距t。;2.将齿轮轴部件装入箱体 将齿轮轴部件装入箱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序,装配的方式应根据轴在箱体中的结构特点而定。为了保证质量,装配前应检验箱体的主要部位是否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检验内容主要有: 孔和平面的尺寸精度及几何形状精度,孔和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及外观质量;以及相互位置精度。前两项检验比较简单,下面只介绍孔和平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的检验方法。; (1)同轴线孔的同轴度误差的检验。 在成批生产中,用专用检验芯棒检验,若芯棒能自由地推入几个孔中,表明孔的同轴度误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对精度要求不很高的多个同轴孔,为减少专用检验芯棒数量,可用几根不同外径的检验套配合检验(见图3-8)。; 若要确定同轴度误差值,可用检验芯棒及百分表检验(见图3-9)在两孔中装入专用套,将芯棒l插入套中,再将百分表2固定在芯棒上,转动芯棒即可测出同轴度误差值。;(2)孔距精度和孔系相互位置精度的检验 1)孔距的检验。孔距常用游标卡尺测得Ml或M2、dl及d2的实际尺寸,再 计算出实 际的孔距 尺寸(见图 3-10)。; (3)轴线与基面的尺寸精度和平行度误差的检验。 (4)轴线与孔端面垂直度误差的检验。 将带有检验圆盘的芯棒插入孔中,用涂色法或塞尺可检验轴线与孔端面的垂直度误差 (见图3-11a),也可用图3-12b所示的方法进行检验。芯棒转动一周,百分表指示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误差。 ;3.接触精度的检验和调整;渐开线圆柱齿轮接触斑点常见的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调整方法,见图3-2及表3-3,当接触斑点的位置正确但面积太小时,可在齿面上加研磨剂使齿轮副转动进行对研,以达到足够的接触斑点百分比要求。 ;4.齿轮副侧隙的测量 测量齿轮副侧隙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用压熔断丝检验。如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