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2024学年河南上蔡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24约1.02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2024学年河南上蔡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可激活血清中的C蛋白,从而形成C蛋白复合物。后者可在被抗体结合的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穿膜孔道,使细胞发生破裂。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后,小鼠脾脏中产生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将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绵羊红细胞、C蛋白混合后,观察绵羊红细胞裂解的相对量,用以评估产生抗体的浆细胞的功能。对此实验原理及结论的分析,错误的是

A.绵羊红细胞膜上有刺激小鼠产生抗体的抗原

B.小鼠体内浆细胞的产生过程中有T细胞参与

C.C蛋白复合体参与了绵羊红细胞的裂解过程

D.裂解的绵羊红细胞数量与抗体的数量成反比

2.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细胞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④乳酸菌细胞⑤酵母菌细胞

A.①②B.③④

C.③②D.⑤④

3.将某种离体神经纤维分别置于海水①、②中,同时给予一次适宜刺激并检测其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曲线①、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A点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神经元细胞膜对通透性增加

B.产生B点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神经元细胞膜对通透性增加

C.导致曲线②与曲线①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海水②中浓度较低

D.导致曲线②与曲线①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海水②中浓度较低

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的S型菌都由R型菌转化而来

B.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噬菌体都带有35S

D.用B型TMV(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A型TMV的蛋白质重组而成的病毒感染烟草,会得到2种子代病毒

5.某同学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实验中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处理试管

编号

H2O2

1.5%FeCl1

20%肝脏研磨液

温度

实验现象

1

2mL

室温

2

2mL

90℃

++

1

2mL

2滴

室温

+

4

2mL

4滴

室温

++

5

2mL

2滴

室温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和温度

B.试管1的处理降低了H2O2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C.试管4中继续增加FeCl1的量,气泡不再增加

D.试管5迅速放在90℃环境中,因酶的失活而不产生气泡

6.关于DNA分子复制机制,科学家用荧光染料给Rep(DNA解旋酶中作为引擎的那部分结构,驱动复制又的移动)加上了绿色荧光蛋白从而获知被标记的分子相对于DNA分子的运动轨迹,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ep可以破坏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B.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

C.根据材料推断Rep推动复制又移动是通过水解ATP提供能量

D.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下图1表示研究人员为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进行的相关实验流程,其中透明圈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消耗特定营养物质形成的。图2、图3是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这是因为______。

(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______,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______。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_________越强。

(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温度处理的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在______℃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______。

(4)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原因是______。

8.(10分)一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如图A所示,其中某种熊当年的种群数量(Nt)与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