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城市群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数值模拟预报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峡西岸城市群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数值模拟预报研究的中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对海峡西岸城市群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并开展数值模拟预报分析。中期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研究区域大气PM2.5污染特征分析
1.1 研究区域大气PM2.5污染特征分析
通过对2019年1月至6月的PM2.5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大气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和城市中心地带,尤其是钢铁、化工和电子等重工业企业周边。同时,受气象因素的影响,污染物扩散条件复杂,导致空气质量在不同时间段内波动较大。
1.2 研究区域大气PM2.5来源分析
通过对污染物来源进行分析,发现燃煤、交通、工业和城市扬尘是研究区域大气PM2.5的主要来源。特别是燃煤、工业排放和交通排放造成的污染贡献度较高。
二、数值模拟预报研究
2.1 模拟方法及参数设置
选取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并根据研究区域实测资料进行模型设置和验证。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分布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敏感性实验,以评估不同污染源的贡献程度。
2.2 模拟结果分析
经过模型运算,得出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图及污染源贡献度热力图。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污染源条件下,污染物浓度分布和污染源贡献程度存在差异。
三、结论与展望
在本研究中,我们针对海峡西岸城市群大气PM2.5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WRF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报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燃煤、交通、工业和城市扬尘是研究区域大气PM2.5的主要来源,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污染源对大气PM2.5浓度的贡献程度。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会进一步优化模型,完善实测数据,并结合污染源控制手段,以期实现区域大气污染的有效防治和治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