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工程设计计算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一章 洪水调节计算
2
第二章 挡水建筑物的计算
8
2.1 坝顶高程的计算 8
2.2 渗流计算 14
2.3 土料设计 18
2.4 稳定设计
23
2.5 细部设计
25
第三章 泄水建筑物的设计 27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
32
附录1 稳定计算程序 34
第一章 调洪演算
因该河流为山区性河流,故兴利库容与防洪库容不结合,从正常蓄水位开始调节。将坝址来水单位过程线按同比例缩放,得到不同频率下的洪水过程线。根据初步拟定四组堰顶高程与孔口尺寸计算下泄流量和设计和校核水位。
方案1: (∩=2811m, B=7m;
方案2: (∩=2812m, B=7m;
方案3: (∩=2813m, B=8m;
方案4: (∩=2812m, B=8m。
(∩——堰顶高程;
B——过水净宽
用下列方法计算下泄流量和设计和校核水位:
(1)在估计所求B点附近,任意选定B1、B2、B3(或B1′、B2′、 B3′)向A(或A′)方向做三条直线,并与洪峰过程线相切,如图1.1所示。
A,A′分别为Q设=1680m3/s(P=1%)和Q校=2320 m3/s(P=0.05%)时的起调点(在图中Q设、Q校分别用Qmax和Qmax′表示),用下式计算分别不同方案和频率下的起调点(Bi,Bi′)。
起调点:Q起调=εm×B
m——流量系数,与堰型有关,取0.502;
H——作用水头m;
ε——侧收缩系数取0.86(ε=1-0.2*0.7*1=0.86);
B——过水净宽。
g——重力加速度取0.981
B1、B2、B3为设计情况下过A做切线与来水过程线的交点,其流量计算公式
Qi=1680×yBi/120
yBi——为Bi的纵坐标
B1′、B2′、 B3′校核情况下过A′做切线与来水过程线的交点,其流量计算公式
Qi′=2320×yBi′/120
yBi′——为Bi′的纵坐标
(2)计算相应直线ABi(或ABi)与洪峰过程线所包围的面积(即相应调节库容)和相应的隧洞最大下泄流量,并V~H曲线上根据V总查出高程H。
在单位过程线上所围面积A,求出不同频率下的相应调节库容V
见表1.1
(3)根据相应高程H,在Q~H曲线上根据交点找出相应的隧洞最大下泄流量,H设,H校,如图1.2所示。
将不同方案的计算过程列入表1.1中,并将最后结果汇总至表1.2中。
图1.1
表1.1
方案1:堰顶高程=2811m,b=7m,流量系数m=0.502 设计情况 下泄流量Q泄 调节库容V 库容Va 高程H (M3/s) (10^6M3) (10^6M) (M) 490 24.935 414.915 2822.784 590 23.115 413.095 2822.692 630 21.379 411.359 2822.604 700 19.712 409.692 2822.518 校核情况 下泄流量Q泄 调节库容V 库容Va 高程H (M3/S) (10^6M3) (10^6M) (M) 483.33 32.941 422.921 2823.194 580 30.376 420.356 2823.064 676.67 27.959 417.939 2822.94 733.33 25.698 415.678 2822.824 方案2:堰顶高程=2812m,b=7m 流量系数m=0.502 设计情况 下泄流量Q泄 调节库容V 库容Va 高程H (M3/S) (10^6M3) (10^6M) (M) 420 28.594 418.574 2822.972 490 26.465 416.445 2822.862 560 24.41 414.39 2822.758 630 22.473 412.453 2822.658 校核情况 下泄流量Q泄 调节库容V 库容Va 高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