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制定C6132车床I轴加工工艺及钻Φ8孔夹具设计【全套图纸】.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 PAGE II -
PAGE II
- -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制定C6132机床I轴的加工工艺,设
计钻Ф8孔的钻床夹具
专 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 级: 2011级2班
学 号: 1130320203
姓 名:
指导教师:
机械工程系
2013年11月15日
目录
TOC \o 1-3 \h \z \u 一 课题介绍4
HYPERLINK \l _Toc296940782 1.1 课题 4
HYPERLINK \l _Toc296940791 二 车床I轴的工作条件与技术要求 4
HYPERLINK \l _Toc296940792 2.1 支承轴颈的技术要求 4
HYPERLINK \l _Toc296940793 2.2 空套齿轮轴颈的技术要求 5
HYPERLINK \l _Toc296940796 三 I轴的选材与原因 5
四 材料的热处理6
五 制定加工工艺路线6
HYPERLINK \l _Toc296940797 5.1 I轴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6
5.2 工艺路线的拟定7
5.3 加工余量的确定10
六 轴类零件的检验10
HYPERLINK \l _Toc296940798 6.1 加工中的检验10
HYPERLINK \l _Toc296940799 6.2 加工后的检验10
七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11
HYPERLINK \l _Toc296940800 7.1 粗车Ф40右端面11
HYPERLINK \l _Toc296940801 7.2 钻Ф24孔13
HYPERLINK \l _Toc296940802 7.3 粗车M36 左端面14
HYPERLINK \l _Toc296940803 7.4 半精车Ф40右端面 15
7.5 半精车M36左端面16
HYPERLINK \l _Toc296940804 7.6 精车Ф40右端面 17
HYPERLINK \l _Toc296940805 7.7 精车M36左端面 18
HYPERLINK \l _Toc296940806 7.8 粗车Ф40外圆 19
HYPERLINK \l _Toc296940807 7.9半精车Ф40外圆 21
7.10 半精车Ф40外圆23
7.11 半精车Ф40外圆24
7.12 倒角26
7.13 倒角26
7.14 车过渡圆26
7.15 磨削外圆29
八 钻Ф8孔的钻床夹具计31
HYPERLINK \l _Toc296940808 8.1 定位基准的选择31
HYPERLINK \l _Toc296940809 8.2 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32
HYPERLINK \l _Toc296940810 8.3 定位误差分析 32
总结34
HYPERLINK \l _Toc296940814 参考文献35
- PAGE 5 -
一、课题介绍
1.1课题
车床I轴是车床的主要零件,它的头端装有夹具、工件或刀具,工作时要承受扭曲和弯矩,所以要求有足够的刚性、耐磨性和抗振性,并要求很高的回转精度。所以主轴的加工质量对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
二、车床I轴的工作条件与技术要求
a..承受摩擦与磨损 机床I轴的某些部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摩擦,特别是轴颈部位,因为轴颈与某些轴承配合时,摩擦较大所以此部位应具有较高的硬度仪增强耐磨性。但是某些部位的轴颈与滚动轴承相配合摩擦不大,所以就不需要大的硬度。
b.工作中时承受载荷 机床I轴在高速运转时要承受多种载荷的作用,如弯曲、扭转、冲击等。所以要求主轴具有抵抗各种载荷的能力。当主轴载荷较大、转速又高时,主轴还承受着很高的变交应力。因此要求主轴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和综合力学性能即可。
2.1、支承轴颈的技术要求
I轴两支承轴颈A、B的圆度允差 0.005毫米,径向跳动允差 0.005毫米,两支承轴颈的1:12锥面接触率>70%,表面粗糙度Ra0.4um。支承轴颈直径按IT5-7级精度制造。
I轴外圆的圆度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