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床成人PICC堵塞的预防及处理要点.docx

发布:2025-04-01约6.06千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人PICC堵塞的预防及处理专家共识解读

》PICC堵塞的评估、预防、处理应是一套系统且完善的护理流程

01

发生率高

PICC堵管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20.6%

02

拔管率高

PICC堵塞导致的非计划拔管率高达34.8%,拔管后重新置管加重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03

风险率高

PICC堵塞若处理不当,严重时可导致堵塞物到达肺部引起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1.共识制定方法与流程

2.结果

3.共识内容

4.总结

3.1.适用范围3.4.堵塞类型

3.2.通畅性评估3.5.风险因素及预防

3.3.堵塞程度3.6.堵塞的处理

3.1/ONE

适用范围

3.1适用范围

适用人群

本共识适用于置人PICC的成人患者

●循证依据

依据国家及省市地区医疗卫生

法律、政策、行业规范及临床实践指南进行。

依法执业

导管堵塞的评估、预防和处理应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操作

3.2/TWO

PICC的通畅性评估

》3.2.1评估PICC的通畅性

3.2.1.1通畅标准:回抽可见回血

3.2.1.1通畅标准:回抽可见回血,推注/输注液体通畅(1B)。

01

3.2.1.2评估时机:推注/输注任何

02液体或药物前,更换输液接头或

导管维护前(1B)。

3.2.1.3评估频率:建议治疗期间

3.2.1.3评估频率:建议治疗期间

03每天评估;治疗间歇期至少每7天

评估1次

3.2.1.4评估方法:观察回抽血液

3.2.1.4评估方法:观察回抽血液颜色、性质、有无血凝块,使用0.9%NS冲洗每个管腔并评估其通畅程度。建议使用10mL及以上容量的注射器或10mL管径的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04

导管通畅是指能够无阻力地通过导管推注/输注液体和(或)回抽血液

导管通畅是指能够无阻力地通过导管推注/输注液体和(或)回抽血液

》3.2.2识别PICC堵塞征象:包括但不限于

回抽血液迟缓或无法抽回血

冲洗时

有明显阻力感

滴注缓慢、液体不滴或总体输注时间延长

排除外部输液装置故障时,输液泵频繁堵塞报警

》3.2.3监测与记录PICC的功能情况

导管功能评估

是否通畅、血液残留、移位、扭曲、打折、附加装置完整性

堵塞相关信息

液体或药物、堵塞时间、堵塞管腔、堵塞程度

处理结果

导管复通、拔管、拔管后重新置管、出现并发症

0102030405

导管相关信息

导管类型、置入时间、置人位置、置入静脉及双侧臂围、置入长度、外露长度等;

处理相关信息

溶通剂/溶栓剂名称、剂量、给药方法

3.3/THREE

PICC堵塞程度

》3.3PICC堵塞程度

0201

02

01

完全性堵塞非完全性堵塞

(1)不能回抽血液(2)不能通过导管推注/输注液体

(1)不能回抽血液

(2)不能通过导管推注/输注液体

(2)回抽性堵塞:可推注/输注液体,但回抽血液缓慢或无回血

3.4/FOUR

PICC堵塞类型

》3.4.1PICC堵塞分类

3.4.1.1

机械性堵塞

3.4.1.2

血栓性堵塞

3.4.1.3

化学性堵塞

》3.4.1.1PICC堵塞分类——机械性堵塞

由PICC在体内或体外部分堵塞引起。体外部分包括导管体外节段夹闭、打折、扭曲、输液接头故障/堵塞等。体内部分包括导管尖

自端紧贴血管壁,导管体内节段扭曲、受压等

》3.4.1.2PICC堵塞分类——血栓性堵塞

相关因素

冲封管技术/时机不当、流量不足、血液回流频繁回抽血液以及剧烈咳嗽、搬重物等引起胸内压力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的血液返流。

血小板和白细胞在导管尖端聚集

血液仅能单向流动,无法回抽的聚合物即为纤维蛋白尾。

残留沉淀

纤维蛋白附着导管外表面形成纤维蛋白鞘,形似袜套,包裹导管尖端。可沿导管延伸至穿刺点,呈单向阀状或套管状

》3.4.1.3PICC堵塞分类——化学性堵塞

由药物、脂质残留物及不相容溶液反应产生沉淀附着导管内壁所致。

相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长期输入肠外营养制剂、甘露醇、造影剂等大分子、黏稠度高、易结晶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