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热风炉施工组织.doc

发布:2017-06-25约1.77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酒钢1#高炉热风炉技术改造 耐火材料内衬砌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由于1号高炉热风炉系统原来由包钢设计院设计, 在编制过程中,受技术资料不全的限制,难免有一些缺陷,我们将在图纸、技术资料到齐后,再予以修改、补充。 编制依据: ⑴ 酒钢1#热风炉改造施工承包合同技术附件及初步设计; ⑵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GBJ211—87《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⑶ GB50309—92《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⑷ GB/T19002—ISO9002 质量体系标准; ⑸ 原冶金部(94)冶建字079号文; ⑹ 建设部第29号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⑺ 其它有关资料:武钢几个高炉砌筑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设计、1994年新版《工业炉手册》等有关文献。 2、工程概况 酒钢1号高炉(1800m3)热风炉系统技术改造工程由武汉设计院总承包,其改造内容为:将原有热风炉4座全部折除,利用1#、2#、3#热风炉基础新建3座热风炉,原4#热风炉处新建1座双预热设施。热风主管改造后内径加大、标高上抬约6m。烟气支管也由地下改为地上。新建1座70m钢筋砼结构烟囱。 2.1 炉型参数 炉型: 高温长寿内燃式热风炉 热风炉筒身直径: 9.34 m 拱顶园柱段直径: 10.74 m 蓄热室面积: 36.8 m2 燃烧室面积: 10.5 m2 每座热风炉加热面积: 51000 m2 结构特点 热风炉结构形式 采用自立式悬链线拱顶: 拱顶与热风炉墙体分开,其重量由设在炉壳内壁的金属托架分层支承。在拱顶内衬与墙体之间设置滑动缝,避免墙体与拱顶内衬相对位移产生阻力起破坏作用。高温内燃式拱顶耐火砖采用板块结构可以吸收拱顶砌体的热膨胀,消除温差应力破坏。 ⑵ “眼睛”形燃烧室: 燃烧室独立于热风炉内,与大墙完全脱开。采用滑动结构,内设滑动缝,将燃烧室周围的砌体分成几个区段,各区段砌体自由膨胀。 ⑶ 自立式燃烧室隔墙结构: 隔墙是组合式的自立式结构,为加强密封,隔墙内设置密封耐热钢板,具有绝热、密封、滑动功能。 热风炉内衬砌筑结构 热风炉内衬采用膨胀结构和滑动结构。耐火砖的相互锁紧结构加强内衬整体稳定性。孔洞处采用组合砖砌筑。蓄热室采用七孔(三定位)高效格子砖,每块格子砖上下表面分别设有凸台和凹槽,保证格子砖准确定位,相互错砌,防止格子砖水平移动和旋转运动。 内衬耐火材料 ⑴ 高温区(约1200℃以上,上部8m)采用高温稳定性好的硅质格子砖; ⑵ 工作温度在1200℃~1000℃的区域采用低蠕变率的致密高铝格子砖; ⑶ 工作温度在1000℃~850℃的区域采用低蠕变率的粘土格子砖; ⑷ 工作温度在850℃以下的区域采用粘土格子砖; ⑸ 炉篦子上部0.8m采用红子柱石高铝格子; ⑹ 火井燃烧区域采用抗热震性能好的红柱石高铝砖砌筑火井保护墙; ⑺ 燃烧器上部(煤气通道缩口段以上,空气及煤气出口分配帽)采用抗热震性好的堇青石砖; ⑻ 煤气通道缩口段以下用致密粘土砖(ZGM-42); ⑼ 空气道下部采用高铝砖(RL-55); ⑽ 燃烧器底部用粘土砖(RN-40)。 热风炉各部位内衬耐火材料 部 位 耐 火 材 料 使 用 情 况 拱 顶 硅砖+轻质高铝砖+轻质粘土砖+喷涂料 格 子 砖 高温区 硅质格子砖 中温区 低蠕变高铝格子砖 低温区 粘土格子砖 燃 烧 室 高温区 硅砖+轻质高铝砖+轻质粘土砖+喷涂料 热震区 低蠕变高铝砖+轻质高铝砖+轻质粘土砖+喷涂料 在燃烧器上部两侧加砌:抗热震高铝保护砖 低温区 粘土砖+轻质粘土砖+喷涂料 蓄 热 室 高温区 硅砖+轻质高铝砖+轻质粘土砖+喷涂料 中温区 低蠕变高铝砖、高铝砖+轻质粘土砖+喷涂料 低温区 粘土砖+轻质粘土砖+喷涂料 隔墙工作层 燃烧室侧 上部采用硅砖;温度变化大(热震)的中部采用低蠕变高铝砖;下部采用粘土砖。 蓄热室侧 上部采用硅砖;中部采用低蠕变高铝、高铝砖;下部采用粘土砖。 隔墙非工作层 上 部 硅砖 中 部 燃烧室侧为轻质高铝砖; 蓄热室侧为轻质高铝砖、轻质粘土砖 下部 轻质粘土砖 热风炉主要耐火材料量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位 数 量 备 注 1 格子砖部分 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