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风险工程分级管理办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2
风险工程分级管理办法
第一节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和意义
由于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分布有岩溶、地层断裂等不良地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周围环境复杂,各种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多,施工工法多样,因此施工难度和风险较大。为提高各参建方安全管理水平,规范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源管理工作,使安全风险管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确保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土建施工阶段相关风险管理活动。
第三条 编制依据
本办法依据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颁布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及《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等相关规范、规程编制。
第二节 风险分级标准
第四条 针对不同等级的工程风险,应采用不同的风险处置原则和控制对策。各等级风险的接受准则及控制对策如下表:
表2-1 风险接受准则及控制对策
风险等级
接受准则
处置原则
控制方案
I级
不可接受
必须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或不愿接受的水平。
应编制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方案,或进行方案修正、调整。
II级
不愿接受
应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且降低风险所需成本应在可接受程度。
应实施风险防范与监测,制定风险处置措施。
III级
可接受
宜实施风险管理,可采取风险处置措施。
宜加强日常管理与监测。
IV级
可忽略
可实施风险管理。
可开展日常审视检查。
第五条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风险分级标准依据规程规范技术要求,综合考虑工点初步设计方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特点,对工程风险级别进行判定。具体分级标准详见附件1。
第六条 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风险分级标准依据国家、地方、行业规范、规程、标准以及轨道交通工程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成果,对工程安全风险进行判定。具体分级标准详见附件2。
第三节 风险识别及分级管理
第七条 施工单位应深入识别工程地质和环境所带来的风险,识别工程重难点,进行风险评价,形成风险源识别清单或分析报告,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认后,报监理单位。在施工单位上报专项方案之前,需经施工单位上级主管技术部门对工程风险源进行审查分级,必要时组织专家审查会议确定风险等级。
第八条 监理单位负责对风险源识别清单或分析报告进行审核,经项目总监签认后,报轨道公司工程建设部。
第九条 轨道公司工程建设部根据施工单位上报的风险源资料进行风险分析及风险分级审核,形成初步意见并报安全质量监督部。
第十条 风险分析及分级管理流程,见图3.1。
施工图设计、详勘报告、环境调查报告
施工图设计、详勘报告、环境调查报告
地质核查、环境核查报告
工程重难点分析
风险全面识别清单或分析报告
审核、签认
施工单位
现场审核并备案
监理单位
工程建设部
风险源等级划分
建(构)筑物及
管线排查
安全质量监督部及相关部室
图3.1 风险分析及分级管理流程
第十一条 由轨道公司安全质量监督部牵头,组织总工程师办公室、工程建设部召开风险源等级划分审查会议,会议根据风险分级标准以确定各类风险源等级。
第四章 风险管理任务划分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及各部门风险管理任务
(1)总工程师办公室
1)施工过程中对重大技术问题进行论证,组织重大技术问题的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估和决策工作。
2)负责与安全风险有关的项目设计、咨询和重大风险管控方案的确定,与轨道公司其他部门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较大设计方案或技术的变更与风险评估工作。
3)负责一、二级风险点的风险方案审查及监控工作。
(2)安全质量监督部
1)监督参建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并督促演练工作。对季节性安全质量措施的落实、惯性违章和涉及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施工环节进行重点检查与控制。
2)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及时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的文件、会议精神,并认真落实。
3)对安全隐患处置不力的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处罚,对危险源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责令整改,按照要求对发生安全风险预警的工点进行预警响应。
4)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与管理工作。
5)负责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各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3)工程建设部
1)组织参建单位根据施工图对全线风险源进行风险识别及等级划分。
2)负责施工组织方案的审查和生产调度工作,协调解决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并按照工程风险分级管理原则,会同总工程师办公室、安全质量监督部等部门实施安全风险监控、预警及响应。
3)负责三级风险点的风险方案审查及监控工作。
第十三条 设计单位风险管理任务
(1)协助建设单位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的方案论证和成果评审,参与重大安全风险设计控制方案的论证与审查,并提供合理建议。
(2)参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