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赛初赛知识复习1006.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叉树的五种形态 (1) (2) (3) (4) (5) 满二叉树 如果一棵二叉树的任何结点,或者是树叶,或者恰有两棵非空子树,则此二叉树称为满二叉树。 在满二叉树里,树叶的个数等于分支结点个数加一。 完全二叉树 如果一棵二叉树最多只有最下面的两层结点度数可以小于2,并且最下面一层的结点都集中在该层左边的若干位置,则此二叉树称作完全二叉树。 二叉树的遍历 先序:根-左子树-右子树 (abcd) 中序:左子树-根-右子树 (badc) 后序:左子树-右子树-根 (bdca) a b c d 图 习惯上,常用G=(V,E)代表一个图,图中的结点又称为顶点,V是结点的有限集合,结点的偶对称为边,E是边的集合。 任意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无向图,其边数小于等于n*(n-1)/2;我们把边数恰好等于n*(n-1)/2的n个结点的无向图称为完全图。 在一个n个结点的有向图中,最大边数为n*(n-1)。 一个结点的度就是与该结点相关联的边的数目。 1.(第七届)一棵二叉树的高度为h,所有结点的度为0,或为2,则此树最少有(????)个结点? ?A)2h-1????B)2h—1????C)2h十1????D)h十1 2.(第七届)无向图G=(V,E),其中V={a,b,c,d,e,f?}??E={(a,b),(a,e),(a,c),(b,e),(c,f),(f,d),(e,d)},??对该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得到的顶点序列正确的是( )? ?A)a,b,e,c,d,f????B)a,c,f,e,b,d? ?C)a,e,b,c,f,d????D)a,b,e,d,f,c 3.(第八届)按照二叉树的定义,具有3个结点的二叉树有( )种。 A)3 B)4 C)5 D)6 4.(第八届)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所有顶点的出度之和的( )倍。 A)1/2 B)1 C)2 D)4 5.(第九届)? 假设我们用d=(a1,a2,...,a5),表示无向图G的5个顶点的度数,下面给出的哪(些)组d 值合理(?????? )。???? A){5,4,4,3,1}???? B){4,2,2,1,1}???? C){3,3,3,2,2}??? D){5,4,3,2,1}???? E){2,2,2,2,2} 6.(第十届)满二叉树的叶结点个数为N,它的结点总数为 A. N B. 2 * N C. 2 * N – 1 D. 2 * N + 1 E. 2N – 1 * * 复习引入 * 原码表示法 也称为 符号-幅值 表示法 符号位用0-----正数 符号位用1-----负数 其余位表示数的大小 例:X= +1011 [X]原=01011 X= -1011 [X]原=11011 缺点: 运算(加、减法)低效 0有两个表示 +0 –0表示为-127----+127 补码表示法 [X]补=X, 当 X=0; [X]补=2(n+1)+X, 当-2n=X0 mod( 2(n+1) ); 对于定点小数:n=0 定点整数:n=1 例如:X=+100101 [X]补=0 100101 X=–100101 [X]补=1 011011 特点:1.补码的和等于和的补码,符号位和数值位一样参加运算,不必单独处理,即 [X]补+[Y]补=[X+Y]补 2.补码相减: [X]补-[Y]补=[X]补+[-Y]补 [Y]补→[-Y]补: 符号位连同数值位一起取反加1 3表示范围:-128-------+127 反码表示法 当X=0时,[X]反=X 当X=0时,符号位为1,其余各位取反。 特点: 1.反码的和等于和的反码 2.有二个零 +0=00……0 -0=11……1 3.当最高位有进位而丢掉进位(即2)时,要在最低位加1(循环进位) 表示范围:-127------+127 原码,反码和补码之间的转换 [X]反 符号位不变↑数值位 不变(符号位为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