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防护栅栏施工方案(经典版).doc

发布:2017-06-07约6.62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防护栅栏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3、《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4、《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 5、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 6、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 7、我单位近年来铁路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2、编制原则 2.1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设计 图纸及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施工作业。 2.2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确保施工安全。 2.3遵循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耕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木材。 2.4遵循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统筹预制、安装工程的工期,搞好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3、编制范围 4、施工方案 4.1施工材料准备 4.1.1交通运输 4.1.2原材料供应 ⑴砂石 本标段砂石供应点相对较多,砂石料供应主要向外部采购。 ⑵钢材、水泥 防护栅栏所用钢材采用汽车运至工地。水泥可从较近的大型水泥厂购买,采用汽车运至工地。 4.2防护栅栏工程 4.2.1防护栅栏构成 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由立柱、上槛、下槛、栏片、柱帽构件组成,现场拼装。每单元(相邻两立柱中心距离)长度分为3.0m、1.59m和1.15m三种。地面纵坡小于6o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度3m,6o~12o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1.59m,12o~36o斜坡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度1.15m。各构件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 1、立柱 立柱截面尺寸为180mm×180mm,两侧设置100mm长牛腿支撑,以便搭接下槛。防护栅栏的起点、终点或与其它建筑物连接时,单侧设牛腿支撑。 2、上槛及下槛 上槛高125mm、宽180mm,分端部及中间两种形式,分别用于防护栅栏起终点位置及中间位置,其下部有向下开口的卡槽,卡槽深度20mm。 下槛高155mm、宽180mm,下槛上部有向上的卡槽,深度10mm。 3、栏片 每单元含1~2片栏片,通过上、下槛的卡槽固定。防护栅栏栏片高度 1495mm。栏片间隙宽度120mm。 4、柱帽 柱帽截面尺寸为180mm×180mm,高度 1 50mm,中心预留螺栓孔,用于立柱顶部及台阶过渡处前后上槛间的连接,拼装后螺栓孔采用C30混凝土封填。 5、铁丝滚笼 (1) 刺丝滚龙采用刀片刺绳绕圈后相邻两圈每隔120°用刺丝连接卡固定,张开后形成蛇腹网状;闭合后刀片刺绳圈径为50cm,张开后每交叉圈安装间距20cm,直径不小于45cm。。 (2) 刀片刺绳有冲切钢板采用机械压轧在钢丝上成型,刀刺宽度22mm,两刃垂直间距15mm,刀刺纵向间距34mm,芯丝直径为2.5mm。刀片采用厚度0.5mm的Q195钢板冲切制作,芯丝又HPB300φ6.5mm高线钢丝冷拔加工。 (3) 刺丝滚笼由刺丝连接卡扣与固定在支架上的纵向拉筋相连接,纵向拉筋与支架的连接采用φ2.5mm的冷拔镀锌钢丝绕2圈后拧紧固定。支架设置在跨度3m防护栅栏的立柱和跨中位置,其他 跨度仅设置与立柱上部,支架与防护栅栏采用支架抱箍连接。对于已安装金属网片的防护栅栏,刺丝滚笼直接采用φ2.5mm的冷拔镀锌钢丝或刺丝连接卡扣固定于金属网横片和 金属丝上。 (4) 刺丝滚笼的下缘距离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上缘的垂直距离为0.05m。 6、陡坡地段防护栅栏下槛下部与地面的间隙采用C25混凝土封闭,宽度180mm,与立柱两侧平齐,埋入地面以下不小于0.3m。每单元于地面处留φ100mm泄水孔。 4.2.3防护栅栏预制、运输及安装 (1)钢筋加工及安装 ①立柱、上槛、下槛及栏片等进场的钢筋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书,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经检验合格的钢筋放在离地50厘米的平台上,避免受潮生锈。 ②钢筋加工尺寸和型号必须按设计图纸进行验收。 ③在钢筋加工场的调直台座上将盘筋用冷拉法进行调直,所有钢筋的截断及弯曲均在钢筋加工场进行。 ④钢筋按图纸所示的形状进行弯曲,并且均要冷弯。 ⑤主筋的弯曲及标准弯钩要按图纸规定加工。箍筋的端部按图纸规定的设置弯钩。 ⑥钢筋焊接采用电弧焊,搭接焊采用双面焊接,搭接长度为5d。两节搭接焊的钢筋焊长度向两个相反方向搬弯,使两节被焊钢筋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