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平2013-2014上四年级科学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年级 科学 教案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会元学校
姓名:那平
2013年 9 月
第(1)周 教 案 No.1节
课题 1.空气的性质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指导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且有一定的质量、能够流动。能用多种方法认识空气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交流等能力。
2.指导学生借助感官和简单工具,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3.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重点 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而且有质量。 难点 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有质量 教具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 学具 塑料绳、细竹箝、针筒、橘子皮、橡皮、橡胶塞…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学 生 活 动 预 设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生回顾旧知:无色、无气味、无味道……)
2.谈话: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长离不开水。还需要什么?
(生自由交流:空气……)
3.提问:那么你知道哪儿有空气?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4.谈话:空气无处不在,它是一种确实存在的物质,那么它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
二、自主探究:
1.初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空气有质量
(1)(2)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保持平衡,刺破其中的一只,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生:空气有质量。)
四、巩固新知:
1.做练习篇。
2.集体反馈订正。
五、课堂总结:
你了解到空气有哪些性质呢?它还有哪些性质呢?我们下节课再进行研究。
(生回顾旧知:无色、无气味、无味道……)
(生自由交流:空气……)
生自由交流
((生自由交流:因为瓶子里原来有一些空气……)
((生自由交流:因为瓶子里原来有一些空气……)
(生:水进到杯子里,纸湿了。)
(生:第一次空气没跑出来。第二次空气跑出来了)
板书
设计
1.空气的性质
特点:无色、无气味、无味道、无固定形状、会流动、透明的气体
性质: 占据一定空间 无固定形状
有质量 能压缩、有弹性 教学
反思
教学中,能从旧知入手,牵引出新的知识。引导学生在动手中探究空气的性质,使得对新内容的探究进行的较顺利。加比较可能效果更好。不足与改进措施:
在探究空气有质量的演示实验中,多次出现气球爆破的现象,影响了实验的进程。
可以事先准备多个同样的质量的气球,操作时再细心些。
本周备课
()节
组长:
日期:月 日
第(1)周 教 案 No.2节
课题 1.空气的性质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指导学生知道空气会流动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认识到空气能被压缩,压缩后有弹性,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有弹性的例子。2.指导学生借助感官和工具,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3.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重点 知道空气能被压缩,压缩后有弹性 难点 探究利用支点使木尺平衡的方法 教具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 学具 塑料绳、细竹箝、针筒、橘子皮、橡皮、橡胶塞…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学 生 活 动 预 设 一、复习导入:
1.提问: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哪些性质?那么空气还有哪些性质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空气的性质”。
2.板书课题。
二、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1.出示一个塑料袋,提问: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
2.学生分组实验。
3.小结: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三、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点,归纳空气的性质:
1.提问:过去我们认识过水,水有什么性质?
2.看图讨论、分析:水和空气的比较,4.演示水和空气压缩性的比较实验并引导得出结论:水难以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
5.指导学生填写教材第四页上的表格,同桌检查、反馈。
四、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大小:
1.提问: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运用了压缩空气,那么压缩空气的多少与它的力量有关吗?
2.学生讨论,做出假设:空气被压缩的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
3.做好记录,并得出结论。
五、探究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1.师演示自制空气枪,激趣:你想制作一个这样的空气枪吗?
2.指导学生制作空气枪。
3.游戏并提问:为什么有的空气枪射得远?
(生:因为管粗,被压缩的空气多,弹力就大)
六、巩固新知:
1.做练习篇。
2.集体反馈订正。
五、课堂总结:
生听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动手操作、汇报)
学生填写教材第四页上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