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教案:2-1 三极管放大电路.doc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第
第PAGE10页共NUMPAGES10页
教学单元
单元二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课题
2-1三极管
课型
新授
课时
6节×45分钟/节=270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
1.了解三极管的结构与符号;
2.了解三极管的种类与型号;
3.掌握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4.掌握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5.掌握三极管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能力
1.能识别三极管的种类、型号;
2.正确检测三极管;
3.掌握三极管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定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实际,了解三极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专业学习动机和热情;
2.实训过程中,按要求着装,仪容仪表合规,遵守纪律,爱护公物;
3.实训过程中,做到安全、规范操作,遵守“6S”管理;
4.实训过程中,积极主动、严谨细致,组内协作、有责任担当,乐意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
1.三极管的识别;
2.三极管的检测;
3.三极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
教学难点
1三极管的检测;
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3.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教学资源
1.PPT;
2.教学视频;
3.工具书。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授后记
问题诊改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三极管的结构和种类(90分钟)
主要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实践导入
展示日常家电产品,区分电子产品和电器产品。
了解区分电子产品和电器产品的划分方法。
三极管的结构与种类
讲解NPN和PNP型三极管的结构,了解各部分名称、符号;三极管各种不同分类方式及种类。
掌握两种类型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了解三极管的种类。
识别三极管型号
三极管型号命名方法
识读三极管的型号。
实践应用
展示常见三极管的封装外形及特点
了解常用三极管的封装外形和特点。
教学活动2:三极管的特性与参数(90分钟)
主要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极管的特性
讲解三极管的共发射极输入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分析三极管饱和区、放大区、截止区的工作特点。
学习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掌握三极管饱和区、放大区、截止区的特点,根据PN结偏置情况判断三极管状态。
三极管主要参数
讲解三极管共射电流放大系数、极间反向电流、极限参数等;三极管安全工作区。
理解各参数的含义,掌握相互间的关系式,牢记三极管安全工作区条件。
实践应用
动画讲解:三极管的掺杂工艺。
观看动画,了解三极管的掺杂工艺特点,了解三极管导电机理。
教学活动3:实训识别与检测三极管(90分钟)
主要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识别三极管
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提供指针式万用表一块,3DG6A、9018H、3AX31C型三极管各1个,型号未知的三极管1个。
通过识读三极管的型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三极管的管型、材料类型、应用场合及有关参数等。同时,根据三极管的封装外形,可判别其引脚分布情况。
检测三极管
借助模拟万用表或数字万用表,判定三极管的管型和管脚检测型号已知的三极管和未知的三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