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Unix]UNIX常用命令.doc

发布:2018-06-29约2.66万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UNIX常用命令 第一章 目录及文件操作命令 2 1.1 ls 2 1.2 pwd 2 1.3 cd 2 1.4 mkdir 2 1.5 rmdir 2 1.6 cat 2 1.7 head 2 1.8 more 2 1.9 cp 3 1.10 mv 3 1.11 rm 3 1.12 chmod 3 1.13 chown 3 1.14 chgrp 4 1.15 cmp 4 1.16 diff 4 1.17 wc 4 1.18 split 4 1.19 touch 4 1.20 file 4 1.21 pack 4 1.22 pcat 显示压缩文件 4 1.23 unpack 4 1.24 find 4 1.25 grep 5 1.26 vi 5 第二章 设备管理 6 2.1 stty 6 2.2 tty 6 2.3 lp 6 2.4 lpstat 6 2.5 cancel 7 2.6 enable 7 2.7 disable 7 2.8 sync 7 2.9 mount 7 2.10 umount 7 2.11 tar 7 2.12 df 7 2.13 du 7 第三章 进程管理 7 3.1 sleep 7 3.2 ps 7 3.3 at 7 3.4 kill 7 第四章 系统管理和用户管理 7 4.1 who 7 4.2 whodo 7 4.3 passwd 7 4.4 logname 8 4.5 su 8 4.6 time 8 4.7 date 8 4.8 shutdown 8 4.9 fsck 8 第五章 通信和邮件 8 5.1 wall 8 5.2 mesg 8 5.3 write 8 5.4 mailx 8 第六章 Shell 编程 8 第七章 数学计算命令 9 附录 UNIX 常用命令简单说明 9 命令 功能简述 9 UNIX的Shell命令详解 10 第一章 目录及文件操作命令 1.1 ls [语法]: ls [-RadCxmlnogrtucpFbqisf1] [目录或文件......] [说明]: ls 命令列出指定目录下的文件,缺省目录为当前目录 ./,缺省输出顺序为纵向按 字符顺序排列。 -R 递归地列出每个子目录的内容 -a 列出所有文件,包括第一个字符为“.”的隐藏文件 -d 若后面参数是目录,则只列出目录名而不列出目录内容,常与-l选项连 用以显示目录状态。 -C 输出时多列显示 -x 横向按字符顺序排列 -m 输出按流式格式横向排列,文件名之间用逗号(,)分隔 -l 长列表输出,显示文件详细信息,每行一个文件,从左至右依次是: 文件存取模式 链接数 文件主 文件组 文件字节数 上次修改时间 其中文件存取模式用10个字母表示,从左至右的意义如下: 第一个字母表示文件种类,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 d 为目录文件 l 为链接 b 为块文件 c 为字符型文件 p 为命名管道(FIFO) - 为普通文件 后面9个字母分别表示文件主、同组用户、其他用户对文件的权力,用r表示可读,w 表示可 写,x 表示可执行。如果是设备文件,则在文件字节数处显示:主设备 从设备。 -n 与-l选项相同,只是文件主用数字(即UID)显示,文件组用数字 (即GID)表示 -o 与-l选项相同,只是不显示文件组 -g 与-l选项相同,只是不显示文件主 -r 逆序排列 -t 按时间顺序排列而非按名字 -u 显示时间时使用上次访问时间而非上次修改时间 -c 显示时间时使用上次修改i节点时间而非上次修改时间 -p 若所列文件是目录文件,则在其后显示斜杠(/) -F 在目录文件后加’/’,在可执行文件后加’*’ -b 文件名中若有非打印字符,则用八进制显示该字符 -q 文件名中的打印字符用’?’表示 -i 显示节点号 -s 显示文件长度时使用块长度而非字节长度 -f 将后面的参数解释为目录并列出其中的每一项 -1 每行仅列一项 [例子]: ls 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ls -al /bin 以长列表的形式列出目录 /bin 下的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1.2 pwd ? [语法]: pwd [说明]: 本命令用于显示当前的工作目录 [例子]: pwd 显示出当前的工作目录 ? 1.3 cd ? [语法]: cd [目录] [说明]:本命令用于改变当前的工作目录,无参数时使用环境变量$HOME 作为其参数, $HOME 一般为注册时进入的路径。 [例子]: cd 回到注册进入时的目录 cd /tmp 进入 /tmp 目录 cd ../ 进入上级目录 1.4 mkdir? [语法]: mkdir [-m 模式] [-p] 目录名 [说明]: 本命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