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播种育苗造林技术规程 DB2305 T 047-2025.pdf
ICS65.020.40
CCSB61
DB2305
双鸭山市地方标准
DB2305/T047—2025
蒙古栎播种育苗造林技术规程
2025-02-12发布2025-03-12实施
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05/T047—2025
蒙古栎播种育苗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蒙古栎播种育苗造林的圃地选择、整地与作床、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木管
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造林地准备、苗木准备、造林、抚育管理及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双鸭山市的蒙古栎播种育苗及造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23/T043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土层厚度在0.5m以上的壤土、沙壤土。
5整地与作床
5.1整地施肥
春季或秋季进行整地,土壤深翻30cm以上,整平耙细,清除杂物。结合整地,每667㎡施入充
分腐熟的农家肥2500kg~3500kg,或者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3-17-15)20kg~30kg,肥料使用应
符合NY/T496的规定。
5.2作床
床高15~25cm,床间距25~40cm,床宽1.1~1.5m,床长因地势条件而定。
6种子采集处理与贮藏
6.1种子采集
1
DB2305/T047—2025
宜选择优良单株,于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随脱落随采集,种子质量应符合DB23/T043的要求。
6.2种子处理
种子采收后,应用50℃温水浸泡20min,清除漂浮种子,放在通风处阴干。种子处理后宜及时
播种。
6.3种子贮藏
窖内贮藏,应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容积比混合堆放,堆高50~80cm,上层铺10cm左右湿沙,
窖内温度在0~3℃,湿度70%为宜。
7播种
7.1种子播前处理
播种前一周取出种子,在阳光下翻晒,发现1/3种子吐白,并有少量发芽,即可播种。
7.2播种时间
春播需在土壤解冻15cm后,秋播在封冻前进行。
7.3播种方法
条播,开播种沟,沟深5~6cm,沟距20cm,播种量为400~500g/m,覆土厚度为3~5cm,覆2
后镇压床面,浇透水。
8苗木管理
8.1除草和松土
播种后及时松土除草,松土除草3~5次/年。
8.2浇水
出苗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适量浇水。
8.3切根
当真叶出土4片时,采用苗圃专用切根犁切断主根,切根深度5~7cm,可促进须根生长,切根
后应将土压实并浇水。
8.4追肥
生长前期每667㎡追施尿素10kg,生长后期每667㎡追施磷酸二氢钾2kg。
9病虫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
学防治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NY/T1276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