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理性主义史学.ppt

发布:2016-10-31约1.04万字共7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启蒙时期的理性主义史学 何谓“理性”? “理性”是一个极易引起分歧而又令人困惑的概念。正如德国文化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所说:“18世纪的精神通常被描述为一种‘理智的’精神。但是,如果理智主义意指一种超然冷漠和抽象玄奥的态度,并与实践的、社会的、和政治生活实际相脱离的话,那么,没有任何描述会比这更不恰当,更易为人误解的了。”(注: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18世纪理性是与基督教信仰相对立的。当时的启蒙学者把理性看作是与宗教信仰相对立的人的全部理智能力。 (一)背景 1、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生长起来,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在14一15世纪逐渐发展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中心。15世纪下半叶后,西班牙、法国、尼德兰和英国等地的资本主义经济也发展起来。随着阿拉伯人西侵和十字军东征,古代希腊、罗马和拜占庭的文化典籍传入西欧,加上“地理大发现”和中国火药、指南针及活字印刷术等发明的传入和应用,使西方文明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6世纪下半叶,伴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天文学和物理学为主导迎来了自然科学的伟大复兴。1543年哥白尼(哥白尼(1473——1543)是波兰的天文学家。)的《天体运行论》出版,极大挑战了欧洲传统的宇宙观。 哥白尼的日心说,使人所居住的地球并非是上帝创造的宇宙中心,整个太阳系都严格地按照同一力学规律在自己运动。这是科学中的伟大革命,不仅使天文学,而且使整个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发生在西欧的一场表现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思想政治运动。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之比较 1、首先,从反封建方面说,文艺复兴运动的反封建,主要是反对封建领主的割据状态,要求建立民族统一的君主专制政体,以便在王权保护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在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进一步提出要求获得政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文艺复兴时代的反封建侧重于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的范畴;而启蒙运动侧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权性质方面。 2、从反教会方面说,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揭露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贪污腐化,谴责修道院戕害人性的罪恶,要求进行宗教改革,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提倡比较简便的礼仪。在启蒙运动时,由于唯物论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在反教会方面就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彻底,它已把反教会提高到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的高度。 3、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上说,文艺复兴时代强调的是反禁欲主义,要求个性解放,执着尘世,面向现实。到了十八世纪启蒙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重点,就转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原则方面来。 4、从文艺的风格和方法上说,启蒙时期的现实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的继续,但又有新的发展。 理性主义史学和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 启蒙运动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对历史学的影响,我们直接能看到的就是历史哲学的产生。 (二)特点 1、把理性作为解释历史的出发点 理性的力量被认为是改造社会、拯救人类的唯一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2、摒弃虚妄的神学史观 揭露教会的荒谬、虚伪、凶残及其在人类历史上造成的巨大破坏作用。反对把基督教《圣经》中的传说和说教奉为信史。 3、重视哲学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理性主义史家认为史学家的任务不只是简单地陈述过去事件的过程,而是要用理性的眼光对历史进行批判的思考,赋予历史以哲学的意义,即寻找事件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4、历史进步思想 理性主义史家强调历史过程的发展性和规律性,认识到历史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进步的观念被更多的人接受。 否定封建制度的永恒性,证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必然性和进步性,表现了18世纪资产阶级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 5、开阔了历史研究的领域 他们尖锐地抨击了以前那种以帝王活动为中心,以王朝世系为线索的狭隘的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认为历史的舞台不应被帝王将相独占,而应该反映整个人类的活动。他们把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史,即社会经济、民俗风情、科学技术等都纳入了历史研究的范围,以便从中表现出各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他们也开始打破了以欧洲中心主义为经络的中世纪编年史框架,试图写包罗万象的世界史著作,提出了东西文化的继承性和作用问题。 (三)缺陷 1、先验的思辨性质 18世纪时历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历史研究机构和历史专业教育还没有形成,史料的搜集和出版还很有限。这时的历史家往往同时甚至首先是哲学家和政治家,他们写的历史著作一般缺乏坚实的史料依据而带有抽象哲理性质,常常用对历史整体的哲理分析代替对各民族各地区的具体历史的深入研究。 2、反历史主义倾向 一些理性主义史家总是用一种固定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