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与发展.ppt
关于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前言神经系统是由应激性高度发展的神经细胞(即神经原)和一些特殊的结缔组织细胞(神经细胞胶质)等所组成。动物必须寻找食物和躲避敌害以维持生命活动,其中绝大部分还必须为了繁衍后代而寻找配偶和进行生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神经系统起者对信息进行接受、传导、处理、综合的作用。第2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第3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神经系统的发展历程1.神经系统的雏形2.原始的神经系统3.网状神经系统4.梯式神经系统5.链状神经系统6.索状神经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第4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神经系统的雏形原生动物门纤毛纲中的草履虫,每一根纤毛是由位于表膜下的一个基体发出来得,每个基体发出一细纤维,向后伸展一段距离与同排的纤毛小根联系起来,成为一束纵行纤维,各种小纤维连接成网状,它们有传导冲动和协调纤毛的活动的功能。第5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原始的神经系统(海绵动物)神经元之间没有真正的突触性联系,也没有接受感觉和支配运动的技能。(不是真正意义的神经系统)具有两种类型的神经元这与海绵动物营固着生活有密切关系所以触摸或挤压海绵体的体表都会导致其身体的局部收缩,不像腔肠动物那样受到强烈刺激就全身收缩。第6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网状神经系统(腔肠动物)是动物界中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细胞之间一般以突触相连接,也有非突触的连接。神经细胞与内、外胚层的感觉细胞、皮肌细胞相连接。感觉细胞与皮肌细胞形成神经肌肉体系。腔肠动物没有神经中枢,其神经系统为扩散神经系统。第7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网状神经系统(腔肠动物)水螅的神经系统1.最简单的网状神经系统2.神经细胞体位于皮层和外层的基部3.神经细胞伸出纤维相互连接(突触),形成神经网4.无中枢和周围之分,即神经细胞分散5.口锥部神经细胞略多,但未集中,无中枢作用第8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网状神经系统(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突触大多是电突触,但也有化学突触,因而神经冲动在神经网上的传导大多是多方向的,单向传导是很少的。只要身体某部受到的刺激够强,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引起全身的反应。冲动在这种神经网中的传导速度为0.1—1.0米每秒。腔肠动物的突触对神经冲动的传导有调节作用,这在海葵表现得最为清楚。第9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梯式神经系统方面还保留着网状的特性,即神经细胞分散,并以突触相连成网;另一方面很多神经细胞已集中而成身体腹面的2个神经索和头部的“脑”。这里所说的“脑”只是形态学的脑,虽然神经细胞很多,但功能上远未达到脑的水平。(涡虫的脑只是一个传送信息的中转站。脑没有明显的分析、协调等作用,还不能算是神经系统的主导部分)两侧对称的神经系统。代表——淡水涡虫的神经系统。第10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梯式神经系统扁形虫头侧面有外耳。这种外耳有用来觅食的化学感应器。扁形虫有单眼,单眼与脑神经节相连,可以感光。通常扁形虫是避光的。第11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链状神经系统这种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集中成神经节,神经纤维聚集成束而成神经,一系列的神经节通过神经纤维联系在一起形成神经索。每一段神经节只能从身体的一个局部区域获得感觉信息,也只能控制这个局部区域的肌肉。每个神经节既管本体节的反射机能,也与邻近几节的反射活动有关。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都有腹神经索。第12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链状神经系统的特点:链状神经系统已可分为中枢和外围2个部分,脑和腹神经索属中枢系统,从脑和各神经节伸到身体各部的神经属外围系统。脑对于腹神经索已处于优势的控制地位,腹神经索是受制于脑的。具有巨大神经。这是由具有快速传导功能的神经纤维构成的神经。能形成记忆。第13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索状神经系统索状神经系统比链状神经系统更集中:两条纵行神经索合二为一;前3对神经节合而为脑;食管下神经节也由头部后3对神经节愈合而成各环的神经节分段归并神经节向前部集中,提高了‘头化’程度脑发达,分为:前脑,中脑,后脑第14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较第15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总结在演化阶段上地位越高的动物,其神经系统的发达和复杂程度越高。感觉器官和神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