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地区矿产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要点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贵州地区矿产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要点探讨
摘要:全球化经济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矿产资源也越来越紧缺。本文参考以往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研究成果,并且总结我在贵州多年的实地地质勘查工作经验,按着将贵州地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的方针,来阐述贵州地区的地质条件,并且探讨贵州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要点;同时就如何实现贵州地质矿产勘查的可持续发展、矿产勘查如何更好的服务经济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贵州省;矿产;地质勘查;找矿技术要点探讨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043-02
0 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自然资源。我国有近90%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以及30%以上的生活用水都来自矿产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数量迅速膨胀,资源紧缺问题也日渐严重。人类要想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源问题,而解决矿产资源问题则尤为关键。因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矿产资源紧缺问题始终制约着整个社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应时刻以科学发展观为方向来推进矿业勘查、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有效、协调、创新的持续发展机制,达到保护资源、资源勘查与开发和经济建设三者同步发展的目的。
1 贵州省矿产资源状况调查
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至今已发现122种矿产、3000多处矿床(点)。其中已探明有储量的就有76种矿产,41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28种矿产列1-5位,21种矿产居前3位。截止至1999年底,贵州省已探明(或勘查的远景资源)矿产资源储量为:煤矿2410亿吨,居全国第5位j磷矿26.8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3%.居全国第2位(一级品富矿储量5.27亿吨,占全国富磷矿石的45%):铝土矿4.13亿吨,占全国的20%,居全国第2位;重晶石1.23亿吨,占全国30%,居全国第1位;锰矿9054万吨,占全国的15%.居全国第3位;锑矿49.2万吨,居全国第4位;金矿远景资源量500吨以上,居全国前10位。
2 贵州矿产地质勘查与找矿原则要点
2.1 统筹规划,适度超前按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统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统筹国内地勘事业发展与对外地勘领域开放、统筹各类规划区域地质工作、统筹矿产勘查与地质环境调查、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并且应提前10-15年规划部署地质勘查工作,以便可疑充分发挥出地质勘查的基础性、性先行作用。
2.2 遵循规律,合理布局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布局要求为方向、我省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特点为依据,结合国土、人口、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格局,因地制宜统筹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引导商业性勘查工作的有序发展。
2.3 突出重点,拓宽领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宽地质勘查工作的服务与应用领域,突出重点成矿区带和重要矿种的勘查工作,不断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深度和广度。
2.4 创新科技,增强能力加快成矿理论和地质勘查技术发展步伐,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步伐、加强科研与勘查的有机结合,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研究重大地质问题,因地制宜,变地质区位优势变为科技创新优势;加强人员班子培养,强调创新建设。
2.5 立足国际,扩大合作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就要加大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的力度,鼓励国内外企业合作开展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并且扶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与国际接轨。
2.6 完善体制,理顺机制健全地方政府和企业负责制、完善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地质勘查多渠道投入新机制的形成;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和拉动作用。
3 矿产勘查技术的选择要点
3.1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必须要兼顾地质形貌和经济效益两方面。首先因地制宜,根据工作区的地质、地形、物性条件来匹配勘察手段;其次要时刻把经济效益铭记于心,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
3.2 在选择勘查手段时要着保持先进性与实用性之间的平衡。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各学科之间也彼此渗透,例如卫星定位技术、超深综合钻探技术、物化探技术等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的运用,就带来了大量的地质信息和数据量,也提高了勘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整体上就大大地提高并促进了勘查方法与勘查手段的进步与发展。
3.3 灵活选择运用各种勘察手段。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或三两勘察手段结合、或单一,以便达到勘察的目的。
4 实现地质勘查找矿突破需要的创新机制
遍地开花是目前甘肃省地区寻找矿源的基本格局。要想达到重大突破,首先就要有新的运行机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