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悬挑脚手架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楼悬挑钢管脚手架基本构造和施工要求
1. 悬挑脚手架基础
在建筑物第八层设置型钢梁(型钢梁选用I18工字钢,计算形式为纯悬挑),作为脚手架起步的基础。
(1)型钢悬挑梁的预埋
在建筑物楼层正对脚手架立杆处设置三道预埋U型圆钢拉环,一道设置在离外墙面0.5m处,另外两道设置在离外墙面1.6和1.8米处。预埋材料采用直径为20mm的U型圆钢拉环, U型拉环根据型钢搁放位置,必须预埋无误。
悬挑梁因其需承受脚手架荷载,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是不得拆除的,如遇剪力墙时,为留置悬挑梁,采用预留木盒的方法,留置施工洞,以悬挑梁能取出为标准。
(2)立杆与型钢的连接
立杆与型钢的连接采用如下做法:在型钢上立杆固定的相应位置预先焊接短Ф25钢筋(宜到现场拉通线焊接)。
2.脚手架的卸荷
(1)悬挑脚手架的卸荷
悬挑脚手架一次搭设六倍楼层高度,即17.4米
(2)建筑物转角的悬挑,采用悬挑梁加斜拉钢丝绳的方法,平面布置见附图。
3.脚手架杆件搭设构造要求
(1)脚手架技术参数
脚手架宽1.00mm,内立柱离建筑物距离300mm,步距1800mm(首步1500mm)。
(2)搭设顺序
搭设支撑梁立柱、搭设纵向水平管、搭设横向水平管、搭设立柱搭设第二步纵向水平杆、搭设第二步横向水平管……
脚手架排底的时候,首先必须在转角、门窗和开口处设置立杆并依次向其它位置展开(如遇空调板应加设塑料套管,待拆除后封堵)。
(3)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节点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4)脚手架支撑的设置
A 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支撑。
B 脚手架应按规范规定设置连续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为4~6根之间。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其斜杆与大横杆水平面的倾角宜在450~600之间。由于建筑平面形状不同,脚手架一个立面总距大于3000mm小于6000mm的单独设置交叉剪刀撑,立面距离小于3000mm的设置之字型斜撑。
C 架中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支撑,支撑斜杆在1~2步内由底至上成之字型连续布置。
D 剪刀撑钢管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cm,且每一个搭接处使用的旋转扣件不得小于三个。
(5)铺设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竹笆铺设,竹笆与钢管必须用16#铁丝捆扎,不得有探头出现。
(6)连墙件的设置
A 连墙件设置全部采用钢管拉结。
B 连墙件均匀布置,每个拉结间距不得超过两步三跨且每个拉结屏蔽的脚手架投影面积不得大于27m2;在规定距离如不存在预埋钢管,则采用钢管夹持墙体作为拉结固定点的办法,使钢管拉结的控制范围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C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宜水平布置且与墙体垂直,连墙杆与架体连接可稍下斜,绝对不允许上翘。
(7)脚手架安全防护
A 栏杆
脚手架外侧设置双栏杆,两道栏杆的高度分别为1.2m和0.6m。
B 安全网
脚手架外围必须用密目安全网全屏蔽,安全网之间的接缝必须用尼龙绳捆扎牢固,不得有间隙。安全网采用合格密目安全网,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且须与脚手架纵向水平管扎牢。小高层在六层设置防坠落网一道。
C 脚手架离墙间距为300 mm,如果由于建筑物结构与脚手架本身结构的特殊需要,局部不能满足该要求。故脚手架局部立杆离墙距离会超过300mm:
如悬挑距离不超过500mm,则直接采用钢管从脚手架内伸出并铺设搁栅的方法。
如悬挑距离超过500mm,除采用伸出钢管加设搁栅的方法,还要对悬挑部分进行补强(加斜撑杆)。
搁栅管上如有铺设脚手板,间距为300mm一道,如未铺设脚手板而采取捆扎木方,间距为250mm一道。脚手架底层与建筑物空隙必须采用模板全封闭
4.脚手架验收
(1) 脚手架每搭设至8m高度进行过程验收。
(2) 过程验收包含钢管、扣件的检查,脚手架搭设是否符合规范,安全设施承挂情况。
(3) 脚手架经过阶段验收后,已验收部分可以投入使用。
5.脚手架的荷载控制
结构施工用时脚手架的荷载控制
结构施工用时脚手架施工荷载必须严格控制,同时作业的施工步数不得超过二层,每层作业荷载不得大于3KN/m2。
装饰施工用时脚手架的荷载控制
装饰施工用时脚手架施工荷载必须严格控制,同时作业的施工步数不得超过三层,每层作业荷载不得大于2KN/m2。
三、设计计算
1.设计参数
型钢梁选用I18工字钢,其上搭设扣件式钢管双排外脚手架,首步架步距h=1.5m(满足《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若干规定(试行)》第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其余h=1.8m,立杆纵距la=1.5m,排距
l b=1.00m,小横杆伸向建筑物侧的外伸长度a=0.30m,距建筑物外边不大于0.1m;连墙件为在建筑物边梁对齐立杆位置埋置Φ48×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