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政体考(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太平天国政体考(三)
作者:罗尔纲 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 点击数:?579 更新时间:2007年11月06日
五、太平天国虚君制的破坏
太平天国虚君制的破坏,先起于东王杨秀清,而成于天王洪秀全。
太平天国前期军师职权是由杨秀清执掌的。他英明地行使职权,取得了非凡的业绩。以《贼情汇纂》为代表的反动记载说他“一切专擅”,“自揽大权”,曲解了他,导致后人对他的评论起了错觉。我们必须予以扫除。杨秀清的丰功伟绩,在太平天国史上,是必须大书特书的。但是,破坏太平天国虚君制的责任,杨秀清则必须担负首先破坏的罪行。
在太平天国的虚君制下,天王洪秀全虽徒存虚名,但却是太平天国的元首——君主,他称万岁,临朝称尊,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威严。而杨秀清身任军师,尽管手握太平天国的权柄,“一朝之大,是首一人”(据《李秀成自述》。)。但他祗得称九千岁,他朝见天王时,还要站在陛下,他所决定的政务,还要在形式上奏请天王取旨。总之,天王洪秀全居第一位,军师杨秀清只居第二位。对于这个正在日益滋长着农民消极方面的狭隘性和自私性的缺点,而又受着封建思想严重侵蚀的杨秀清说来,是不甘心的。因此,他就要把太平天国君主的宝座夺而取之。丙辰六年五月,他假托天父下凡逼洪秀全承认他称万岁,企图把太平天国的主(君主)和军师的权位集于他一人之身。这样,就破坏了太平天国的虚君制。杨秀清必须担负首先破坏太平天国虚君制的罪责的。但是,杨秀清逼称万岁事件,以他本人被杀而告终,他还不曾彻底动摇了虚君制。
太平天国虚君制的破坏,成于洪秀全之手。洪秀全是一个伟大的农民革命领袖,他敢于打倒孔丘,敢于掀起天翻地覆的太平天国起义,他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但是,他中封建思想的毒极深,他不但要父子公孙江山万年,他还要做一个专制的君主。他在辛开元年即天王位那一年,就颁布《幼学诗》(据一九五五年三月,在山西省临汾县北刘村发现的太平天国辛开元年新刻的《幼学诗》封面刻板,知此书为辛开无年所刻。),这是一部教本。其《朝廷》一章道:
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逞。其《君道》一章道:
一人首出正,万国定咸宁。王独操威柄,谗邪遁九渊。在后来另一部《天父诗》中,他又有一首说教的诗道:
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见《天父诗》三百七十八首。)。在这部《天父诗》中,还有“一句半句都是旨,认真遵旨万万年”(见《天父诗》四百十七首。),“遵旨得救逆旨刀”(见《天父诗》四百十八首。)等句,充分流露了他的君主专制思想。
以抱有这种君主专制思想的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前期行虚君制的时候,他不得不受着政体的限制,做一个“临朝不理政”,只拥有皇帝的尊严,而没有实权的元首。但到经过天京事变,他杀了杨秀清,诛了韦昌辉后,便不同了。《李秀成自述》记其事说:
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说。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安王即是王长兄洪仁发,福王即王次兄洪仁达。主用二人,朝中之人心甚不欢说。……押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王三人结怒(怨),被忌押制出京。合朝同举石达开提理政务,就是继任杨秀清军师的地位,也就是要继续虚君制,所以“众人欢说,主有不乐之心”。洪秀全封长兄洪仁发为安王,次兄洪仁达为福王,专任两兄,使石达开不能行使职权,这就是剥夺军师的职权,所以“朝中之人心甚不欢说”。洪秀全除了用两兄来挟制石达开外,他还“诏旨频降仍,重重生疑忌”(见太平天国丁巳七年五月《石达开出走告示》。),亲自来压制石达开。结果,石达开被迫出走了。洪秀全就把军师职权全抓归手中,于是正如他自己所说:“主是朕做,军师亦是朕做”,作为一个专制的君主,破坏了太平天国的虚君制了。过去,我们对这件大事’都认为群众拥护石达开,洪秀全则猜忌石达开,是人事问题。今天,我们考明了太平天国的政体,才知道人事只是表面现象,而本质实是群众拥护虚君制,洪秀全则要破坏虚君制,是太平天国一场对政体的带有根本性的大斗争。
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三月,洪仁□从香港到天京,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洪秀全是把军师的“名”交出来了,但军师的“实”,他却是紧紧地抓住不放。洪仁□这个作为“朝纲之首领”,外国人也称为“总理国务”(据吴士礼《太平天国天京观察记》,见简又文《太平天国杂记》。)的军师,只是一个空架子,已经没有权力了。有一个英国翻译官富礼赐(R.J.Forrest)和洪仁□很熟,常在干王府吃饭闲谈,还在府中住过。他在《天京游记》(见简又文《太平天国杂记》。)里记洪仁□和他闲谈说:
席间,他便告诉你欲改革各事如何困难,天王如何不听人言,各王如何不尊重其威权。在太平天国前期行虚君制时,权力在军师,天王只有“旨准”,“从无驳者”,能不听从军师吗?列王能不听军师的命吗?洪仁□这寥寥两句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