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课件---空调主控板单元电路.ppt

发布:2017-08-26约6.24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家用空调(美的)主控板 单元分析与检测 一、电源电压整流电路 1、原理图 原理图 2、实际电路图 TRAN 变压器:将220V电压转换为较低的安全电源电压; D1-D4整流二极管:主要型号为1N4007,反向耐压值为1000V,正向安全电流1A; E1,E2 电解电容:位于整流电路后端,主要起滤波稳压作用,主要参数有额定电压和容 值, C1,C2 旁路电容:隔直通交,主要起滤去高频干扰信号的作用,提高电源的干净度; PTC1 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型热敏元件,当温度升高时,其内阻增大,用于变压器输入端,防止主控板电源出现短路或变压器输入端电源错误烧毁变压器; IC1 7812或7805 三端稳压片:主要是用来降压、稳压用,输入与输出端一般需要3V压差。 3、器件作用 二、过零检测电路 1、电路原理图: 2、器件作用及工作原理 A、B接变压器次级输出端,经D19与D20的半波整流,并经三极管开断控制后在ZERO端输出一个方波,作为PG电机驱动导通角判断用,用来调节电机转速,波形如上图示。 D19、D20 整流二极管:型号1N4007,将A、B端的交流信号进行半波整流; R39,R40,R41 电阻:取值12K,主要给三极管Q8进行限流降噪; R42 限流电阻:取值10K,对三极管Q8的集电极限流;防止Q8因集电极电流过大导致烧坏; C21,C22 旁路电容:C21取104、C22取102,隔直通交,主要起滤去高频干扰信号的作用,提高信号的洁净度; Q1 三极管:型号8050,处于饱和和截止两种状态,开关作用,使ZERO端输出一个方波。 三、风机驱动电路 1、电路原理图: 2、器件作用及工作原理 电网交流电源经过电阻降压,通过稳压管稳压,获得12V直流电压,主控芯片通过光耦PC817与强电隔离,控制可控硅BT131导通与截至。 三、风机驱动电路 可控硅调速是用改变可控硅导通角的方法来改变电动机端电压的波形,从而改变电动机端电压的有效值,达到调速的目的。电压零点由过零检测电路实现。 当可控硅导通角α1=180°时,电动机端电压波形为正弦波,即全导通状态;当可控硅导通角α1 180°时,电动机端电压波形如图实线所示,即非全导通状态,有效值减小;α1越小,导通状态越少,则电压有效值越小,所产生的磁场越小,则电机的转速越低。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可控硅调速时电机转速可连续调节,但这时电动机电压和电流波形不连续,波形差,故电动机的噪音大,并带来干扰。故在电路设计时,需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应有适当的滤波电路。 当电网电压波动时,若电压升高,则可减少可控硅的导通角;若电压降低,则可增加可控硅的导通角,以稳定风机输入电压,达到稳定风速作用。增加或减少的幅度由芯片内部软件的算法决定 。 三、风机驱动电路 D15、R28、R29、E9、DZ1、R30、C1组成降压电路,获得相对电压12V; R25、C15组成滤波电路,解决可控硅导通与截止对电网的干扰,通过EMI测试;同时防止可控硅两端电压突变,造成无门极信号误导通。 L2为扼流线圈,防止可控硅回路中电流突变,对TR1进行保护;电感L2需放置在TR1后面。如果L2放置在TR1前端,由于电感L2为储能元件,在TR1关断和导通过程中,对R24形成冲击,尖峰电压接近50V,R24容易损坏。该点为市场质量反馈发现的问题。 C14为风机启动电容。 TR1选用1A双向可控硅BT131。 四、风机速度反馈电路 1、电路原理图: 2、器件作用及工作原理 +12V电源提供给电机内置风速检测电路使用,目前我司常用的风机每转一周,输出1个脉冲方波,风机内置风速检测电路输出波形通过一个限流电阻后,再通过103瓷片电容滤波,二极管1N4148钳位,保证输入芯片脚的电压低于芯片的安全工作电压(风机不转时芯片反馈电压在5.5V左右)。芯片通过对输入脉冲方波频率的检测,来判断风机的转速。若转速低于目标转速,则加大可控硅导通角,提高风机电压的有效值,使风机转速增大;转速高于目标转速,则减小可控硅导通角,降低风机电压的有效值,使风机转速变低 。 五、温度采样及处理电路 1、电路原理图: 2、器件作用及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RT1,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升高,阻值降低,在25℃时,对应阻值为10K。RT1与电阻R9形成分压,则T端电压为:5*R9/(RT1+R9),温度传感器RT1的电阻值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T端的电压相应变化。 RT1在不同的温度有相应的阻值,对应T端有相应的电压值,外界温度与T端电压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将此对应关系制成表格,写进程序里,单片机通过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