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数字适老化研究.docx
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数字适老化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数字适老化研究
课题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课题类型:应用研究
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张华(课题负责人),李明、王丽(主要成员)
课题申报时间:2023年6月1日
预计完成时间:2025年12月31日
二、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老年人对数字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当前数字技术在老年人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数字技能缺乏、数字设备不适配等。因此,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数字适老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数字适老化研究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改进数字设备的设计,使其更加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老年人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信息、享受服务,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数字适老化研究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信息获取、服务享受等方面更加便捷。然而,老年人由于数字技能缺乏等原因,往往无法充分享受这些便利。通过数字适老化研究,可以提高老年人对数字技术的接受程度,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公平。
最后,数字适老化研究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数字技能的提升和数字设备的普及,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数字适老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技能培训:针对老年人数字技能缺乏的问题,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提高老年人的数字素养。
(2)数字设备适老化设计:研究如何改进数字设备的设计,使其更加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
(3)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针对老年人对数字服务的需求,开展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提高数字服务的可及性和易用性。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数字适老化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例如,欧美国家在数字技能培训、数字设备适老化设计、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发展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数字适老化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数字适老化研究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跨学科研究:数字适老化研究将涉及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研究。
(2)智能化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数字适老化研究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数字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3)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数字服务,提高数字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揭示老年人数字技能缺乏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探索数字设备适老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3)提出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的具体措施。
研究内容
(1)老年人数字技能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老年人数字技能的现状和需求。
(2)数字设备适老化设计研究:分析现有数字设备的设计缺陷,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
(3)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研究:针对老年人对数字服务的需求,提出改造方案,并进行试点推广。
五、课题研究方法与路径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数字适老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老年人数字技能现状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实验,验证数字设备适老化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研究路径
(1)第一阶段: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数字适老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第二阶段:实证研究,调查老年人数字技能现状,分析影响因素。
(3)第三阶段:实验研究,设计数字设备适老化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
(4)第四阶段:试点推广,针对老年人对数字服务的需求,提出改造方案,并进行试点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形式
预期成果
(1)揭示老年人数字技能缺乏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提出数字设备适老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3)提出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的具体措施。
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
(2)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3)实践指南:编写数字适老化实践指南,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七、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与人员分工
进度安排
(1)2023年6月-2023年9月:完成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数字适老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2023年10月-2024年3月:完成实证研究,调查老年人数字技能现状,分析影响因素。
(3)2024年4月-2024年9月:完成实验研究,设计数字设备适老化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
(4)2024年10月-2025年3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