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合作.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合作
姓名:马利洁
单位:巩义市米河镇第一初级中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合作
[摘要] 有效的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之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数学学科特点,通过丰富交流对象,拓宽交流途径,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交流方法,并引导他们对自己及他人的交流过程做出评价,从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积极创设合作交流氛围,又要抓住交流的层次,加强小组合作交流的建设。这样学生学得的知识,才能保持较深的记忆,才能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增长新知识,开阔思路,发挥初中生的创造力。长期以来受升学率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经常处于“师授生受”的状态?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交流存在许多问题,经常有老师反映“小组合作学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了,多次尝试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交流存在的问题
1.小组交流合作效果不好
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每次小组讨论时,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观众的位置。学生讨论不充分、不深入。“形式主义”,“走过场”是课堂讨论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小组讨论的组织效率低。小组讨论时,学生往往是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之后就没事了,缺少组内合作能力,在交流中不懂得听取他人的意见,也不会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补充,更不会把组内所有人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有一点是,小组讨论中回答问题的多,而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的却很少。针对上述的问题,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的参与率,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发挥初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的功能,使课堂小组讨论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我觉得可从这样开展初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我将全班分成15个6人一组的合作小组,每组都有推选的或指定的组长。我要求组长督促组员轮流发言,针对问题一起思考想法解决,细心倾听和热心帮助别人发言,使小组学习在互帮共学、和谐发展中进行。但是孩子们做起来就不一样了,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全班有5个小组出现这种情况,合作学习就不能顺利开展了。”
“一是爱说的使劲说,不说的始终不说。有的组只有一人在发言,其他人默默地听,产生不了碰撞交流的效果。”
“二是各说各的,不听他人说。有的组乱哄哄的你一言我一语,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是说着说着就跑题。有的组围绕主题说不了一会儿就跑到题外,借机扯闲话,到小组代表汇报发言时,吱吱唔唔、结结巴巴,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四是听着听着就霸权。当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观点后,语言霸权者马上予以反驳,直到那位同学无话可说为止,甚至当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时,恶语相加,不会协调,于是告状声四起,破坏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2.交流的时间太短
时间不充足,是指教师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值达不到合适的长度。很多教师在宣布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后,只过十几秒就宣布停止,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发言,更不要说“几个来回,相互启促”或“几经碰撞,生成共识”了,造成小组合作学习的合而无质。一般来说,小组进行较复杂数学问题的讨论交流或操作探究至少需要5-8分钟,即使是较简单的数学问题也不能少于2-3分钟,再少,不是给小组合作学习釜底抽薪、煮成夹生饭,就是给教师一个警醒,这样合而无质的“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必要安排吗?
3.我们教师的作用不明确
教师分组指导不到位。特别是分组讨论时,教师一般只是在各组中巡视,注重小组讨论的气氛较多,而对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是否有理解难度,是否有新的问题发现等却关注不够。另外,因为教师注重学生反馈交流时的几个优生的发言情况,而对部分学困生,过问不够,关注不够。有的教师在讲台上等待或做自己的事,好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己无关,看上去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了,但教师成了失去主导作用的旁观者;有的教师下组察看似隔岸观火,盲目巡视如蜻蜓点水、不能及时介入调控,任凭活动放任自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度和质量心中无数,使合作无果、学生无获,难道主体突出就势必要主导淡出吗?
4.学生展示的不到位
评价不到位,是指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和小组代表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时,不能给予积极有效的褒奖和激励。有的教师在各小组汇报时一味说“很好”或单纯说“这一组最快”,不能敏锐地判别、及时地引领。误导学生的浮躁求速,扼杀学生的不同意见。只关注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忽略学生在活动中的个性反映,只注重合作学习的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奖励合作学习的汇报者,忘却小组学习的合作者。评价主体单一、形式单一,评价无形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