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案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学弈》教学设计
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梅园路小学
杨云霞
《学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在句中的含义。
3.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4.从课文中体会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试着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两千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叫孟子,我们曾读过他的名言,出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他的言论,字字珠玑,流传千古,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师: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与这位古代的伟人对话,他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同来学习文言文二则,第一则《学弈》 。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弈,
齐读课题
师: 这个弈字就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看注释 ,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
师: 学弈呢?
师: 完全正确。
过渡:我们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
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同学们听一听课文范读,注意听清楚读音和停顿,并做好标注。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指名读,纠错
师:“为”是多音字,我们要注意读准它的字音: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为是其智弗若与?
师:我们要根据字在句中的意思确定读音,音随义走。
师:请同学们把这些字音送入文中,再读课文,注意读准节奏。
师:哪位同学起来把课文读一读?
(抽生读)谁来评价一下?读的怎样?
三、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1.师:学贵有疑,对于这篇文言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同探究。
指名说。
师: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们能主动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很好,咱们的学习就从你们宝贵的疑问开始吧
2.出示句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师:哪些同学弄懂了?能说一说你的方法吗?
那我们一起对照注释来理解
“者”是什么意思?有注释吗?比如,读者就是读书的人,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就是有志气的人,善弈者就是善于下棋的人
师:理解了,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提醒大家,“也”字表示肯定的语气,要读得非常肯定,让我们再读
师:弈秋是第一个历史上有记载的围棋专业棋手,是围棋的鼻祖,若是放到现在,他能拿到全国围棋比赛的金牌呢,那水平可是了不起,再一起读:
3.出示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
师:刚才我们老师强调了一个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看注释
师:谁借助注释来说说他的意思?
指名说。
师:这句话是问,还有答呢,这一问一答,同桌两人配合着读一读,看哪些同桌能把这一问一答的语气表现精彩
指名读
老师学生合作读
过渡:这两个人一块下棋,是不是后一个人的智商比不上前一个人呢?究竟是为什么呢?请找出文中句子,自由读一读,
4.出示这段话。
师:让我们小组合作来学习这一段话,别忘了我们刚才用到的方法,看注释,多朗读,这些都是学习文言文的法宝,开始吧。
指名说
师:看来你们已经基本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
师:人们常用知乎者也来形容古文的特点,也就是因为这些字用的特别多
这段话,你发现哪个字出现的次数特别多?(“之”字用的特别多)
说说你对“之”的理解吧,
师:你们理解“之”的不同意思吗?男女生比赛一下,小游戏
师:学懂了吗?检验一下你们的朗读吧,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师:大家读的挺流畅,不过读文言文要是大家能够在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把声音带拖长一点,气断声不断,那感觉会更好。
师:找三个同学和我配合读一下,谁愿意?
师:大家要不要来试试,
5.过渡:这两个人一块学习态度可不一样,你能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两人下棋时的状态?
师:大家说的这些成语大部分都来自古人的文章,比如心不在焉,就出自一篇非常有名的古文叫礼记,要是有人问你“专心致志”出自哪篇文章的?
师:你还可以很神气背上一句“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学文言文感觉真好(板书 :专心致志)
6.故事大王:将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故事的的内容,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
四、领悟道理: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把故事讲清楚了,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五、熟读成诵
1.过渡:这篇文言文只有70个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直到今天却还在影响着人们,这就是古代文化的魅力,要是我们能重现古人读书的情景那该多美,假如你就是孟老夫子,你将如何吟诵?大家找找感觉,自己吟诵一番
2.指名读,
3.其实古文是没有标点的,你还能读吗?想吟诵的同学起立,尽情的读出你最美的感觉,
4.师:大家大概能背下来了吧?那就让我们有滋有味地用刚学的文言文来给图片配音好不好?
过渡:大家感觉到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滋味了吗?要不要试试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