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生产生活中的科学道理,表述错误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
B.园林工人对绿篱定期修剪,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
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D.“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黄泥吸附小便中的吲哚乙酸,促进枝条生根
2.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3.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B.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过程中,用四倍体西瓜做母本,用二倍体西瓜做父本得到的种子的胚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D.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因为该过程并没有新的基因产生
4.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抗毒素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C.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该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5.海鲜过敏的原因是由于海鲜中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这些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化学介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抗体抗原共同作用,人体就表现出过敏症状了。海鲜过敏反应的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细胞需特异性识别异种蛋白后才能分泌lgE抗体
B.被异种蛋白直接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参与①过程
C.正常人体的体液免疫也能发生如图所示的②、③过程
D.过敏反应是机体二次接触异种蛋白引起的免疫过度反应
6.河豚毒素(TTX)是一种离子通道阻断剂。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min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河豚毒素的作用机理可能为()
A.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前神经元Na+内流,抑制突触前膜递质释放
B.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后神经元Na+内流,抑制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作用
C.TTX作用于钾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前神经元K+外流,抑制突触前膜递质释放
D.TTX作用于钾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后神经元K+外流,抑制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作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人的原发性血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男性只要含有H基因就表现为患病,而女性只有在H基因纯合时才表现为患病;人的先天性夜盲症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人群中调查发现,甲、乙两个家庭各育有一儿一女,甲家庭成员表现型为:母亲正常,父亲和女儿均只患原发性血色病,儿子只患先天性夜盲症;乙家庭成员表现型为:母亲和儿子两病皆患,父亲和女儿均正常(且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先天性夜盲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2)甲家庭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利用H基因探针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发现一女婴体内存在与探针配对的核苷酸序列,是否可以确定该女婴一定患原发性血色病,理由是_______。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家庭的遗传情况_____(亲子代的表现型可不标出)。
8.(10分)已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