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提升-五次段考 A 卷.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丰城九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五次周考测试A卷
化 学
命题人:张子怡 审题人:邹敏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u 64 Fe 56 Ba 137 Zn 6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4小题,每题4分,共56分)
1. 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呈红褐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适量钠投入氯化镁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生成白色沉淀
B.TiCl4+4Na=4NaCl+Ti,该反应条件是TiCl4在熔融状态时
C.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5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有沉淀产生
D.Fe3O4溶于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Fe3O4+8H+=3Fe3++4H2O
3. 将钠、铝、铁各6g 分别投入过量的1mol/L的盐酸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产生的气体最多
B.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比钠多
C.铝与盐酸的反应速度仅次于钠,但产生的气体最多
D.反应结束时产生的气体一样多
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
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
A.3︰2 B.1︰2 C.3︰1 D.6︰1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a g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碱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B. 单位体积溶液中OH-个数不变
C. 溶液中Na+数目不变
D. 析出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小于40a/39
6.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Ba2+、Cl?、SO42- B Ca2+ HCO3? C1? K+
C MnO4?、K+、 I?、 H+ D. H+ 、Cl? 、Na+ 、CO32?
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12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L氢气(标准
状况),那么此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Zn B.Mg C.Al D.Na
8. 在AgNO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
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Fe(NO3)3 B.滤渣只含Ag和Cu,一定无Zn
C.滤渣中一定有Ag、Cu和Fe,一定无Zn D.滤渣中一定有Ag、Cu、Fe和Zn
已知98%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则49%的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已知硫酸
溶液的浓度越大则密度越大)( )
A.等于9.2 mol?L-1 B.大于 9.2 mol?L-1 C.小于 9.2 mol?L-1 D.不能确定
10.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铝元素,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是Al,丙是Al(NO3)3,则乙一定是NaAlO2
B.若甲是Al2O3,丙是NaAlO2,则乙一定是Al(NO3)3
C.若甲是Al(NO3)3,丙是NaAlO2,则乙一定是Al(OH)3
D.若甲是Al(OH)3,丙是Al(NO3)3,则乙一定是NaAlO2
11. “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滴在管外的棉球,可判断氯气是否被完全吸收
12. 200ml氯
显示全部